王道財經 : 股份回購   是悲是喜?

分享

作者 : 《王道財經》由王冠一教授創辦,本著「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理念,追蹤重要市場資訊,並致力剖析環球財金大局,務求見微知著,捕捉市場先機。

股份回購   是悲是喜?

今年以來美國企業錄得破紀錄的股份回購規模,數據指出,美企第二季股份回購金額達4,370億元(美元.下同),足足是首季的兩倍;《華爾街日報》更預估今年全年股份回購金額可達8,000億元,超越2007年的高位。理論上股份回購普遍能帶動股價,但對股東而言,又是否真的百利而無一害?

去年12月,美國通過稅改法案,企業稅由35%減至21%,當地未來10年減稅近1.5萬億元。稅改吸引企業將海外盈利帶回本土,據聯儲局數字顯示,涉及金額高達2.5萬億元。由於流動資金大增,間接促使美企增加回購、派息,刺激部分企業股價節節上升。科技巨企蘋果是股份回購的佼佼者,5月份的1,000億回購計劃曾使其股價連升8天,而微軟的38億回購亦支持其股價表現,首季升7.2%,力壓標普首季1.2%跌幅及納指2.3%升幅。

股份回購並非萬試萬靈

回顧今年首季回購金額最高的十大股份,當中亦有不少企業的股價毫無起色。例如科技生物公司Amgen,首季回購107億美元股份,換來股價跌1.23%;老牌軟件公司甲骨文,首季回購40億美元股份,股價卻下跌2.9%。研究機構公布,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有350間成份股公司今年內有實行股份回購,但自年初至今,當中有約57%企業的股價表現竟遜於標普,比率為2008年以來最高。

股份回購未如預期推高股價,而且企業更有追求短期效益、漠視長期增值需求之嫌。巴郡副主席芒格(Charlie Munger)曾言,如果這些企業回購股份只因没有其他更好選擇,管理層的做法尚算明智,然而若一心利用回購來支持股價,則屬「瘋狂及不道德」。事實上,中美貿易戰及其他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下,大市表現較波動,亦影響企業投資業務的信心,將大筆資金投入回購或派發額外股息,亦是企業未能好好運用手頭資金作長遠部署的表現。

此外,股份回購的另一個常被垢病之處,在於企業高層透過股份回購令流通股份減少,推高每股盈利,而每股盈利提升有助他們賺取更多花紅,此舉則有如將股東的財富轉入企業高層的口袋。

政治推波助瀾   並無價值

去年底美國國會討論稅改方案去留時,反對法案的民主黨堅持減稅除了令企業投放資金作股份回購、推高股價外便毫無價值,儘管其立場及意見的政治色彩濃厚,但現時看來,似乎亦不無道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