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興 : 新經濟股聚港 炙手可熱板塊

分享

作者 : 陳錦興

新經濟股聚港 炙手可熱板塊

繼小米集團(1810)之後,本港第二家同股不同權公司美團點評(3690)亦已掛牌,唯因為市況較低迷,新經濟概念遇冷,公開招股表現一般。近期平安好醫生(1833)、閱文(0772)、小米等多家新經濟半新股破發,引發市場討論,不過新上市制度仍吸引大量新經濟企業積極赴港。

德勤此前預期,年內還將至少有五家融資超百億港元公司,以及十家獨角獸企業赴港上市。儘管目前市況下,仍未能見到新經濟股有優異表現,但長遠而言,新經濟公司的進駐將改變港股過往側重傳統經濟股份的情況,吸引新的資金關注,帶來增長動力。

自2018年4月30日起,港交所新修訂的《上市規則》生效,規定同股不同權架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第二市場上市公司亦可赴港上市。7月初小米集團作為同股不同權第一股掛牌,上市首日破發後一度炒高30%,之後又持續走低。小米次季的經調整利潤及收入均勝預期,但毛利率下降及行政開支大幅增加,互聯網服務收入佔比仍低,要說服投資者接受高估值,仍需要更多成績。

IPO小高峰 快來臨

而首隻無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歌禮(1672)於8月1日成功上市,招股反應不俗,但上市後表現不佳,尤其遇上藥股拋售潮,股價曾較招股價跌約五成。此外,如獵聘網母公司有才天下(6100)、直播平台映客母公司映客互娛(3700)等系列新經濟股,也相繼在港交所掛牌,卻紛紛遭遇破發。對此,港交所CEO李小加表示,包括生物科技公司在內的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很有機會出現破底潮的現象,這在任何一個市場亦不能倖免,市場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反觀近期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新經濟公司拼多多、虎牙、蔚來汽車卻受到資金追捧,可見美國對科技股的估值和研究更成熟,基金的接受程度高,而香港想形成同樣的投資環境,仍需要時間。另一方面,近期的貿易爭端,也令環球資金傾向於留在美國避險,影響了香港新股的投資氣氛。唯對於港交所而言,新上市規則的修訂,已成功吸引了大量科技企業赴港,相信9月至11月將迎來IPO小高峰,未來這些企業的業績如果可以交到功課,將吸引更多科技類投資基金的關注。

莫打瞌睡 及早部署

再看看已完成上市的美團,雖國際配售獲大幅超額認購,公開發售部分僅獲超購0.5倍,最終仍按每股69元定價,較接近招股價上限,首日股價表現穩。美團是全球最大的餐飲外賣平台,年度交易客戶達3.4億。騰訊(700.HK)作為大股東,在微信錢包上給予三個入口支持其業務發展,美團的基石投資者亦星光熠熠,包括長線基金Oppenheimer、英國著名投資基金Lansdowne、中國的誠通基金等。

由於貿易爭端加劇及內地金融去槓桿等因素,市場資金不活躍,新經濟股的估值亦有所下調,預計美團上市初期未必有亮眼表現,不過從中線角度來說,仍值得關注,不妨伺機部署。總括而言,當有更多優質的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預期會形成吸引新資金的重要板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