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傑:港鐵業績數據亮眼

分享

作者:溫傑 – 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 

港鐵業績數據亮眼

上周尾段港股開始顯著造好,恒指至本周一(3月12日)更一度突破31,600點關口,最終收報31,594點,成功重回50天平均線(31,260點)以上。展望後市若能守穩50天線,有機會回試前高位的31,798點,甚至是挑戰32,000點水平。

仔細分析近日升浪,主要受惠多項不利因素有所緩解,例如是加息及貿易戰。首先,上星期美國公布遠優於市場預期的就業市場數據:雖然一方面新增職位數目理想,惟另一方面工資增長則不及預期,反映經濟持續向好,而通脹壓力可望受控,減低市場對加快加息的憂慮。貿易戰方面,加拿大及墨西哥獲得進口關稅的暫時豁免,加上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口風轉趨溫和,令貿易戰全面開打的機會減低。再者,特朗普答允與朝日新聞領導人金正恩於5月前會面,則進一步提升市場氣氛。

至於後市重點,投資者要留意貿易戰的發展,以及中國「兩會」所公布的方案。投資部署方面,大家或可留意港鐵公司(00066)。集團於3月8日公布其去年全年業績,總體盈利表現超出市場預期,惟經常性業務表現並未太突出,以下將從多角度詳細分析。

集團去年總體利率錄得按年增長65.75億元或64%至168.29億元,惟計及投資物業重估的利潤已佔63.14億元,對比去年增加55.06億元,除去物業重估部分,對集團盈利影響較大的為來自物業發展業務。其中內地物業發展為集團貢獻稅前利潤23.14億元,香港部分則貢獻10.97億元,按年均大幅增加,主要源於深圳「天頌」項目及香港多個不同項目收入。

儘管集團盈利增長主要受到上述非經常性業務帶動,惟經常性業務仍佔集團總體近51%。作為經常性業務最為主要的客運業務收入,按年增加3.1%至182.01億元,總體經常性業務收入則按年增加10.5%至484.44億元。然而受到內地及國際鐵路、物業租賃及管理附屬公司開支增加24.8%、香港員工薪酬有關費用按年增加10.7%之下,未計及折舊等因素的稅前利潤僅增4.3%至176.77億元。加之本港兩條新鐵路於2016年末通車,引致折舊及利息上升,更使期內經常性業務稅後利潤減少3.8%至85.8億元。

未來四年,集團商場組合面積增加約34%,有機會成為經常性業務主要增長來源,主要支出方面則於2023年前花費90億元購置新列車及2016年前耗資33億元更新信號系統。綜合未來經濟環境、客運需要、租金收入及成本支出等多因素考慮,料集團2018年經常性業務的利潤只有較小單位數字增長。而根據集團預測今年將軍澳日出康城第四期等香港物業發展需年底前才獲發入伙紙,因此利潤可能體現在2018年以後。因此,集團2018年基本業務(經常性業績加物業發展)利潤未必有太大增長,最終數據更易受到物業重估數值所影響。

目前,集團股息率只有大約2.6%,較十年期美債孶息率低,加上2018年增長幅度存在不確定性因素,料未來股價主要處於40元至45元波動,投資者可伺40元買入,目標價45元,止蝕價37.2元。

【權益披露:本人沒持有上述股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