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威:居屋降價 隔靴搔癢

分享

作者:張智威

居屋降價 隔靴搔癢

香港樓價近十年來連續大漲小回,本地傳媒引述消息報道,行政會議今日將討論居屋定價問題,預料公布三項政策針對居屋售價,包括居屋定價機制與市價脫鈎、改為與申請人入息掛鈎、居屋售價可望由市價七折減至五折,指新機制會從合資格人士負擔能力出發,採用以人為本、再非目前以樓為本的計算方式,居屋售價經折算後,預料由市值七折降至最低五折,除了居屋外,綠置居也適用於這套新機制。

此外,政府會將把賣地表上至少 5 幅原是興建私樓的地皮,改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不限於綠置居、居屋或首次置業上車盤,另亦會開徵一手樓空置稅。政府目的當然是想抑制本地樓價的升幅,改善市民上車困難的問題,但看來這些措拖成效成疑。

報道指今次措拖是將部分私樓地轉為公營發展,用部份私樓地用作居屋用途,其實總體房屋供應並沒有增加,這反而會推動私樓樓價上升,所以居屋售價按現時的按市值七折降至最低五折出售,作用相信不大。這次計劃將資助房屋定價應按市民負擔能力計算,這代表白表家庭申請的每月入息限額57,000元或會有所下調,但這並沒有將需求下降,仍然有一大批市民等著上車。

空置稅成效成疑,香港有約9000個空置一手單位,發展商賣樓需計算成本,相信開徵空置稅產生的成本,或會轉嫁予買家,變相推升樓價。而且,如何介定房屋空置亦是難題。所以,開徵空置稅能否壓抑樓價向上,看來成效不高,甚至可能如過往其他樓市政策般加快樓價升勢造成反效果。

基本上最有效解決市民置業困難的問題,就是提升土地供應,政府這幾些新招,完全沒有提及任何提升土地供應的方法,將居屋定價、入息限額改來改去,只會是隔靴搔癢,根本土地供應並沒有提升,這些巧立名目的招數用處並不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