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永文:「滬倫通」威脅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分享

作者:蕭永文 ( Raymond ) ,天大資產管理公司 投資總監,曾奪全港珠心算冠軍。 大學時期,「幸運地」遇上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因投資股票獲利12倍被報章訪問,另每年都能發掘倍升投資機會,成為專業投資者。

「滬倫通」威脅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早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爭取今年內開通「滬倫通」,甚麼是「滬倫通」?被市場忽略的「滬倫通」,是指上海証交所和倫敦股票交易市場的互聯互通。外媒報導,英國倫交所日前已給出相關方案細節,「滬倫通」將允許中國企業在英國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倫敦上市公司也將能夠在上交所發行類似證券。有分析指,「滬倫通」的開通,將意味著中國資本市場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更進一步,將大幅提高A股市場國際化進程,使得A股投資者可以用更加便捷的方式接觸到更多全球市場的投資標的,也為A股上市企業進一步打通海外融資管道。

亦有評論認為,「滬倫通」將會對早於2014年已開通「滬港通」的香港交易所(00388)甚至香港金融業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現時「滬倫通」的細節還未落實,筆者試從現有的資訊來分析「滬倫通」對香港的影響。市場消息指,由中國企業發行的證券將在倫敦交易所的「上海板」出現,中國企業若想在倫敦上市,必須已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市值至少為200億元人民幣,以及在倫敦發行不超過總股本15%的股份;有內地投行估計,「滬倫通」第一年的規模大約為1,600至1,800億元人民幣,五年整體規模約8,000億元人民幣,相對滬深港通來說,累計成交金額已達到10萬億元人民幣,「滬倫通」規模將會較小。

此外,近日由波士頓諮詢(BCG)發布的《全球財富管理報告 2018》,香港的離岸財富管理以1.1萬億美元,於全球97 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市場中排名第二,按年增長10%。離岸財富管理是指高資產凈值人士或企業利用香港、瑞士等國際離岸金融中心來管理財富。而彭博早前報道中國富豪持有大約 5.3 萬億美元資產,過半資金存放在香港。

據相關研究表明,他們選擇香港的原因,除了香港一向是國際金融中心能提供專業、完善的金融服務外,地理、政策及語言等優勢,亦大大增加高資產淨值人士對香港作為他們離岸財富中心的需求。簡單舉例,來自北上廣深的企業家,累積一定財富後,大多數都會選擇同一時區、鄰近中國內地及語言暢通的香港而不是英國。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內地投資者,無論是現金、股票、房地產以及債券等投資工具,暫時都是以人民幣本位居多,一個健康的資產配置組合,例如以美元和以美元掛勾的港元資產,皆是他們致力想擁有的。因此,擁有香港政府作為最大股東5.38%的港交所,在政策及對資產配置的需求下,擁有著獨特的優勢。正如上交所總經理黃紅元在滬港通三周年致辭中表示:「我們將運用好滬港通開發運行的經驗,多管道、多措施、多領域地推進國際化業務發展,將上交所建設成為與中國開放型經濟相適應的、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領先證券交易所,形成技術領先、運行高效、結構完整、品種齊全、功能完備、市場透明、監管有效的證券交易市場。」 「滬倫通」反而有望促進香港金融業發展的一個不顯眼的亮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