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豐證券特約:GDP與股市的關係

分享

投資小知識:勤豐證券特約 

GDP與股市的關係   

投資界有一種很直覺的說法,通常是像以下這樣的陳述:「假如經濟表現好,代表整體上市公司的營收應該都有成長,所以假如看到GDP表現好的話,應會帶動接下來的股市表現。」有人以此為進出市準則,用GDP做為擇時進出場。但GDP與股市表現的關系也可以這樣看嗎?

首先,股價反應對未來的預期,所以,假如市場參與者預期未來GDP表現不好的話,在這個不好的GDP真的出現以前,股價就會先下跌反應了;反之,假如投資人樂觀看待之後的GDP表現,股價在現在就會先上漲了。所以我們很難歸納GDP與股市的線性關係,但股神有另一種看法我們可以參考。

股神以美股的總市值與 美國的GDP比例作為指標,可視作股價與實際經濟成長間的比例,投資人可藉此觀察股票市值成長,是否確實來自實體經濟增長的支撐。當此數值越高時,股市相對於經濟成長的速度也越快,例如過去此數據曾在2000年科技泡沫時發生歷史高點。

此外,股神巴菲特於富比士雜誌中的專文提到:用股市總市值和GDP的比值,可作為判斷整體股市是否過高或是過低,因此又稱為巴菲特指標。巴菲特的理論指數為75%至90%為合理的區間,超過120%則為股市遭到高估。不過,中線而言股市的3至6個月表現對實體經濟有一啟示,很多時股市會較實體經濟領先3至6個月。且看近日公布中國GDP 破5後港股及A股會否再創新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