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鑫:【新股簡評】從港交所的收購看未來發展

分享

作者:黃文鑫(筆名:白賴仁),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主力研究半新股及財技股,破解莊家大布局,從而賺錢供樓順便贏成功感。

【新股簡評】從港交所的收購看未來發展

百威亞太居然會擱置上市,這令人意外,而現在的所公布的是定價貴大戶抽飛,部分大型美國長期投資者的報價低於招股下限的每股40元水平,導致其他機構投資者壓價甚至「抽飛」。其實百威亞太可在香港去年才開始的的靈活定價機制,來應付投資者的要求,可以調整其首次公開招股(下簡稱IPO)的定價,而無須撤回及重推上市計劃。畢竟上市也要付出不少開支和時間,這次上市預計產生的總開支(這包括承銷佣金及酌情獎勵費)可達192百萬美元!不能成功上市減去承銷佣金及酌情獎勵費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對公司而言,是一個不少的財政負擔。

操作這個機制也不錯,其實靈活性也大,公司可以選擇是否採用這個機制,如沒有採用,而最終發售價並非處於招股書所披露的招股價或招股價範圍,「撤回機制」就會適用。

減價也有上限,這個機制只適用於下調上市股份最終發售價,並設有上限,不可超過招股書所披露的招股價或招股價範圍(範圍上下限從下限起計,不得多於30%)下限10%。如果以這個機制去看,招股價範圍定於40至47元,最終發售價最多可以下調至36元[$40 X (1-0.1)]。

如果新聞的消息成立,這些機構投資者則是報價是低於36元,這是很奇怪的事,因上市前應該招募了適當的投資者才對,真相只有當局者才知道了。

百威亞太的超強抽水能力把所有資金都放到這新股上,市場都避了風頭所以無新股招股,先講講其他的事。

港交所(00388)正研究將新股上市機制中,由定價到交易日從目前需時5天(T+5),縮短至1天(T+1)。港交所首席科技總監梁松光表示,現時研究仍處初步階段,未討論具體會應用那些技術,而區塊鏈並非唯一解決方案,只是其中一個可考慮使用的技術。

港交所創新實驗室聯席主管Lukas Petrikas今午出席金融科技論壇時,解釋區塊鏈雖有好處,但在高度監管的環境未必合用,並非所有區塊鏈的好處都能體現,亦未必人人肯將所有數據和資訊互享。他指出,港交所對區塊鏈仍然持正面看法,但不能忽視區塊鏈應用有其限制。

港交所早前已完成收購深圳金融科技公司融匯通金51%股權。梁松光表示,融匯通金可為港交所提供較穩定的技術資源來源,會將之視為首選供應商(Preferred vendor)或可信的供應商(Trusted vendor)。當港交所有策略性項目要進行,而內部沒有足夠資源處理時,與融匯通金合作會較與外部供應商合作方便。

另外,梁松光指,深圳金融科技公司金證科技是融匯通金原本另一股東,港交所希望藉收購融匯通金,與金證科技在其他技術如人工智能合作。現時使用的市場監察系統是來自納斯特的產品,最近其產品更新後,已加入人工智能功能,探測趨勢和交易行為,再由負責市場監察的職員判斷該趨勢或行為是否有問題。

筆者預期如果使用這技術,上市科後續的工作將會大幅減少,而家可接受的新股將會有所增加,而且也會為將來ICO(never say never)做準備!

【利益申報: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