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已不能忽視的ESG

分享

P3環社企

Tony,創辦本識顧問,擁近20年為上市公司高管提供咨詢的豐富經驗,包括可持續發展戰略、ESG披露、培訓,及投資者關係等方面。

=====================

題目:已不能忽視的ESG

香港交易所於2015年12月正式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表現,時至今天,已經轉眼四年。不少看到ESG價值的企業,早於港交所還沒公布「不遵守就解釋」規例之前,已經開始披露,例如一些英資企業。大陸企業亦很早已經開始推動CSR報告披露,不過由於缺乏對於數據披露的硬性規定,報告内容多流於「PR」層次。

本識顧問自2014年成立起,目前爲止,已經完成近200份ESG報告。企業的心態亦已經逐漸改變,由最初的合規爲主,到現在要求ESG能與其業務產生更緊密的關係。正正是從單純的披露轉變為由管理角度出發,讓企業從ESG披露及風險管理中創造價值。

除了監管機構之外,推動ESG的另一大動力就是投資者。過去五年,責任投資的趨勢有增無減。環球的大基金不用説,其他規模較小的亦紛紛把ESG融入其投資決策過程。最近,筆者留意到連CNBC這種以炒股爲主的主流媒體都把「ESG explosion」來做標題討論,可以說,ESG已經到了不能忽視的地步。

未來,筆者希望通過本欄目,為大家深入淺出地闡述ESG與投資的關係,以及通過分析ESG報告,挖掘企業的長遠投資價值。當然,散戶需要明白ESG是反映企業的風險管理、企業管治以及創造價值的能力,對企業有長遠的提價作用。筆者可以直接説,要炒即日鮮的話,ESG可以不用理會!

作爲筆者接手的第一篇文,可以簡單介紹ESG投資的非財務因素概念,包括環境(例如:排放或資源消耗)、社會(例如:員工培訓或多元化政策)、治理(例如:董事會結構或公司的股東利益)。機構投資者建議將ESG因素與基本因素結合使用。學術研究方面,已經有大量分析表明,將ESG與基本因素相結合,長遠而言,投資回報可勝過單純分析基本因素的投資策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