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延浩:股市兩極發展,經濟已沒可能V型反彈

分享

20200518 股市兩極發展,經濟已沒可能V型反彈

作者:梁延浩,擁有十年股票、外匯、貴金屬及期貨等專業知識,善於透過分析不同市場變化,捕捉市場機會。
專欄名:天道酬勤

股市兩極發展,經濟已沒可能V型反彈

今周開市先來看看過去半年經歷了顛沛流離的三月份後,市場已經適應了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新常態」,人類開始學會與這個新型病毒共存下來,如中、港、澳、台、韓國都在大力壓制疫情擴散的同時,經濟活動重開或維持,以減沙經濟上的損失,但對於實體經濟的影響當然不言而遇,像物業收租的業務性質的企業相信受到非常大的影響。以港股為例,你單看領展已無復當年勇,現時股價的表現給人的感覺只是苟延殘喘的感覺。

美國方面,有較全面的免費工具作統計成份股的表現,附圖是標普500 的成份股過去半年的表現,大家第一個觀感是甚麼呢? 相信大家都會發現,美股只有兩個板塊在過去半年錄得較明顯的升幅,互聯網相關企業及健康醫療相關企業。其餘實體經濟關連性較高的板塊,只能提供跌多升少的回報。

香港近日也出現這一現象,ATM(阿里、美團、騰訊) 是當中的佼佼者,以騰訊為例,今年第業績更是有所上升,疫情期間的居家令,使得遊戲消費增加,騰訊交出強勁季度業績,首季收入按年增長26%至1,080.7億元人民幣,可說是史無前例,管理層也向外界講話降溫,次季未必可以創同樣佳績。但無法到街上消費,真的不等如人們就不消費,很多人在今次疫情都嘗試了第一次網上購物的經驗,故互聯網、 大數據、雲辦公等都加速進入了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所以選股也要在這些新經濟當中尋找。

另外一個大家要摒棄的想法是對金融股的迷思,上圖的表現已清楚告訴大家,強如美國投行的能力,也無法在今日低息環境下受到市場垂青。始終沒有穩定息差作為盈利基礎,光靠日漸壓縮的手續費及銷售佣金來維持如此龐大的架構,在今日互聯網3.0 的年代,著實不是長遠之策。再加上近年多宗銀行與客戶利益失衡的事件 (如早年的雷曼債券問題、近期的原油寶等),所以銀行股我近年也少掂為妙。

梁延浩
勤豐證券持牌代表 /研究部主管
筆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及客戶未持有上述股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