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財密碼:強積金實施二十載得個桔

分享

要點:

– 強積金多年來表現實在不堪入目
– 即使是保守基金,回報依然失望
– 細價股比起強積金實在小巫見大巫

強積金實施二十載得個桔

強積金計劃起始於2001年,港人無奈「焗賭」二十載。經歷本年港股股災,港人人均蝕6萬,不知要待何年何月方可翻身。強積金受託人雖受積金局監督,但旗下產品卻設計古怪,收費高昂,回報參差。

先以數據說話,強積金制度實施二十載,回報率主要跟隨港股波動,高則升近三成,低則亦跌近三成。根據積金局本年年中的報告,廿年來平均每年回報只有2.8%,對比其主要資產所承受的風險及波動率,此表現實在不堪入目。更遑論此報告只截至本年六月尾,仍未計入近半年恒指逾四千點的跌幅。而受託人於二十年來收逾1,500億管理費,估計收取的管理費已超越多年來累計淨投資回報。

基金魔鬼細節

股票及債券基金價格主要受市場影響,回報率高低始終由大市主導。但近年保守及保證基金的表現,同樣令人摸不著頭腦。各大受託人的保守基金主要持有港元存款,於加息環境下定期利率已逼近5%,但由年初至今,大部分受託人的保守基金淨回報率仍為0。「食蛋」主要原因有二:(一)保守基金的管理費(平均1.5%)已覆蓋其回報,(二)基金經理於加息環境開始前已向銀行訂立長年期的定期存款,導致未能於加息後及時轉倉。管理人每年收取高昂管理費,再不加思索的把資金存放到銀行作定期,實在荒謬。

同樣,保證基金亦未必有保證,不少保證基金巧立名目,有誤導成份。首先轉入保證基金前,需留意該保證基金是保本抑或保息,部分保證基金只有保息成份,而且會投資於價格波幅大的股票及債券,最終或令持有人賺息蝕價。其次,需注意保證的條件細則,魔鬼在細節,部份保證基金會要求持有人於退休前不得轉換基金,否則需承受基金價格波動。年中不少不諳MPF者將供款從保證基金轉出,蒙受帳目損失。

難解制度困局

如讀者已達65歲,務必將款項提出,寧可提取後再作部署,亦不應聽從所謂積金專家繼續奉上管理費「磨爛蓆」。對於年前有官員曾提倡將強積金轉為以年金方式派發,做法無良,二十年前打工仔無奈焗賭,如退休後仍無法取出,這與騙局無異。

港府庫房日益縮水,相信強積金計劃仍會維持,要改善箇中問題,必須從管理費著手,應取消強積金管理費制度,由表現費取代,當基金錄得正回報,管理人可獲更多分成,當基金錄得損失,管理人不收分文作為補償,這方可推動基金管理人爭取回報。

我愛研究細價財技股,散戶常批評為「老千股」,我都不以為言,因為在金融的大同世界,細價股只屬「小千」行列。對比人人焗賭的強積金,打著為港人退休保障的旗號,養活整個行業逾廿年,這堆「供、配、拆、合」的財技股實在小巫見大巫。

#細價股 #強積金 #保證基金 #招財密碼 #潘啟財 #炒股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