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风:从出口芯片管制到Tiktok博弈 中国经济面临大考

分享

拜登政府的最後一刀

2025年1月15日,處於任期尾聲的拜登政府出台了新的晶片出口管制措施。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發佈了兩條新規:一是新的半導體出口管制,規定16納米和更先近的晶片、電晶體超過300億個的晶片不得出口到中俄等國;另一條是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的20多個實體納入制裁清單。
措施前所未有的嚴厲,給中國企業帶來了恐慌。
在陷入恐慌的行業中,首當其衝的便是中國電動車企業;其次是中國的AI類企業,因為晶片直接和人工智能算力相關,硬件受限,也就限制了AI發展;第三類是軍工企業;第四類則是華為供應鏈上的企業。科技是目,晶片是綱,拿住晶片、綱舉目張。
這些管制措施對獲得了商務部出口許可證的代工廠和晶片封裝企業,也實施了更嚴格的標準。包括晶片的設計商必須證明出口晶片低於16或14納米製程門檻;封裝要在包括中國在內的24個國家以外進行;製造商必須最終核實晶片裏面的電晶體數量不超過規定,另外則是拉長了受制裁實體的清單。拜登政府對中國出口晶片的限制,算上1月15日的最新規定一共有四波,限制的規格也是高開低走。從7納米製程的晶片到現在16或14納米晶片。
如果被「拉黑」公司已經是中國投資比較大、知名度較高的企業會有一定影響。但總體來說作用不大,以後也會越來越小。2023年一年,光中國自己「卷」死的晶片類企業就超過萬家,美國制裁一兩百家的企業好象作用並不明顯。所以這次新規把更多的審查義務壓給了台積電、三星等晶片生產商,要求它們承擔起對客戶審查的責任。
2023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在一份報告中提到,中國汽車業晶片的對外依存度高達95%,計算和控制類晶片對進口依賴最高,達到99%;存儲和功率類晶片的依存度是92%…這其實不難理解,汽車這類產品對安全性要求較高,當它自動化程度更高以後,控制功能的晶片就要求其良品率和穩定性比較高。
國產晶片目前在這些方面成本較高,而電動車則進入了「內卷」時代。互相殺價,成本控制極為重要。拜登政府對半導體業也進行補貼以來,美國廠家的晶片更符合中國電動車企降低成本的需要。在半導體這方面,我們對美國的依賴度還在加深。所以出口新規對中國的電動車企業無疑成了當頭一棒。
長城汽車的董事長魏建軍在2024年10月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電動車的三大核心技術領域:電控、電機和電池,中國都不掌握。觀點出來以後,業界並沒有很強反駁的聲音,恰恰證明說到了痛處。車載晶片屬於電控領域。自動駕駛、輔助自動駕駛、動力控制都對晶片的可靠性要求極高。中國在電動車這個賽道上所謂的「遙遙領先」,用魏建軍的話說:不是別的國家沒有技術、而是沒有這樣的戰略。而中國的「領先」僅僅在於產能和市場佔有率方面,和技術的關聯度並不十分緊密。
其實真正讓美國「忌憚」的還是中國的AI產業,這被認為是中美競爭的一個尖端領域,為了阻止中國的AI企業獲得強大的運算能力,技術源頭所在國以出口管制作為外交、政治的工具,說明在這些領域被限制的國家都不能自主,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對這方面的思考。
從TikTok看中美博弈
美國東部當地時間1月20日,首都華盛頓將迎來極寒天氣,最低氣溫可能達到零下12℃。1月17日,川普宣佈就職典禮從室外轉移至室內。這位從競選期間就狀況不斷的總統,又經歷了一個新的場外因素。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將作為特使出席這位新總統的加冕。而就在不久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川普間的通話顯然更吸引國內外媒體的關注,讓人把目光聚焦在中美之間的實質性問題。
這次通話把貿易、TikTok等問題一塊兒提出,強調兩國在這些重大議題上必須「立即開始、解決問題」。川普事後對外界表示「這通電話對中美兩國都是好事」、還說要「讓世界更和平」…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前一天還給人家提了60%的關稅威脅,第二天就在電話里說「我們一道解決問題」。這種表達確實很「川建國」,符合他一貫的風格,那就是先表態,再看局勢如何變化。
在川普就職典禮之前,美國最高法院突然有了一個大動作,他們以全票通過的方式要求TikTok必須在1月19日,即川普正式宣誓就職的前一天,從母公司字節跳動手中剝離,否則就要全國封禁。而該規定一旦生效,1.7億美國TikTok用戶就會受到影響。
這無疑是對字節這家公司的一記重拳。
要知道TikTok在美國覆蓋了大量年輕群體,從普通用戶到抖音網紅,從文體明星再到數不勝數的企業,許多人在依靠Tiktok做着社交推廣。如果真被封殺,衝擊力可想而知。而這個在拜登政府時期提出的議案,現在要輪到川普和他的團隊出面「擺平」,看上去似乎有些荒誕。
當年川普在自己第一個任期內,他可是最早說要封殺TikTok的始作俑者。川建國直接舉起「國家安全」這面大旗,指責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的數據私隱隨時會泄露,甚至可能用來對美國搞信息戰…可幾年時間過去,川普為了擴張競選時的影響力,他本人也在TikTok上大張旗鼓玩起了社交,藉此和年輕選民拉近距離並收穫了不少粉絲。隨著選戰進行,他對TikTok的態度也發生了戲劇性轉變。隨着他在白宮即將梅開二度,自然不想讓自己手裏這張「年輕選票直通車」的王牌就此被封印。
這個在第一任期內把大豆念茲在茲的川普,從原來只想為美國農民討個「公道」和實惠,到今天把Tiktok作為談判籌碼的總統,很顯然在政治上表現得更加成熟。只要TikTok還「活着」,就會成為自己手裏一張對中國談判的重要王牌。一旦徹底封禁,自己就會少了一個討價還價的籌碼。根據最新消息,他甚至準備在就職後簽署行政命令推遲這項禁令的生效,再給TikTok一點時間。
其實Tiktok最核心的資產是系統的推薦算法,那才是字節跳動的命根兒。有媒體爆料,中方甚至考慮過讓川普的好哥們、特斯拉老闆馬斯克從中斡旋收購,但馬老闆直到現在還沒還清購買推特的欠債,這筆收購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更何況兩國政府層面的政治博弈也不是那麼好打通的,操作上本就不太現實。就在這紛紛擾擾的當口,TikTok現任行政總裁周受資稱自己已受邀參加川普的就職大典,座位還被安排在了國會山觀禮台上…這至少說明川普團隊或許在背後對TikTok態度真的已經發生了改變,也可能真的要排除萬難讓TikTok生存下來。
今天的TikTok已經不只是個娛樂短視頻平台,它牽涉了大量年輕人的注意力以及巨額廣告收入和商業機會。不少企業、網紅、個人創作者都在TikTok上賺得盆滿缽滿。如果真的一刀切,讓大家沒了「飯碗」,肯定會引起極大的社會輿論和經濟動盪。只不過TikTok現在成了兩個大國間博弈的最大「祭品」,它的命運絕不是用戶絕對說了算的。
川普本人現在在TikTok上有1,480萬粉絲,他自然不想看着它就此消失。這個善於調動大眾情緒的總統,知道利用這個平台動員基層、炒熱話題的重要。用抖音對抗和制約臉書,進行輿論場的佈局,這也許才是他心裏打的如意算盤。不管這場TikTok的鬧劇最後如何收場,都不能單純看作是對一個短視頻平台的封殺或挽救,而是中美關係走向的一個透視。TikTok只是川普的一枚棋子。這齣看起來荒誕的政治鬧劇,往往就是權力博弈最真實的映射。誰能在談判桌上佔優勢,誰就能用最小的政治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寫在最後
如果我們放長眼光,也許會發現當下發生的一切只是序幕,而大戲才剛剛拉開序幕。在這種複雜的背景下站穩腳跟,不僅需要外交辭令,更需要綜合實力和盟友支持。這既是對中國的挑戰,也是對美國的考驗。總之這個未來註定不會風平浪靜,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