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鈞達股份(002865.SZ、02865)日前完成招股,公司於周初公告,將H股定價定於每股22.15港元,較A股最新股價約41.18元人民幣(按昨日匯價計算約43.9港元)」)足足有超過九成潛在升幅,可以預見明日(5月8日)掛牌後勢必有投資者追入套利。
鈞達股份成立於2003年,原為海口保稅區內的汽車塑料零部件製造企業。2021年9月,鈞達開始併購上饒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捷泰科技」)51%股權,正式進軍光伏行業,至2022年,鈞達又完成對捷泰科技剩餘49%股權的收購,通過汽車領域向新能源領域的轉型,並退出原有汽車飾件業務,將光伏電池片作為唯一主營業務。
鈞達股份目前主營高效光伏電池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核心產品涵蓋N型TOPCon單晶電池和P型PERC單晶電池系列。包括使用大尺寸210毫米單晶硅片的210-N N型TOPCon單晶電池、182毫米和183毫米尺寸的182/183-N N型TOPCon單晶電池以及效率略低於TOPCon,成本相對較低的182-P P型PERC單晶電池。公司產品主要供應全球市場,包括歐洲、南美、中東等地,與一線組件廠商建立了穩定供應關係。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生產和出口國。經過多年快速擴張,2023年中國矽料、矽片、電池片及組件產量均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約40%。未來十年間,隨著各國碳中和目標推進,新增需求仍將推動中國光伏行業長期增長。
多家研究機構預測,隨着市場需求演化,TOPCon將逐步取代PERC成為主流技術。據SolarBe報告,2023年N型TOPCon市占率接近20%,到2024年中TOPCon與PERC市占率大致實現對調,鈞達專注N型TOPCon制造處於趨勢前沿。
鈞達於2024年底已形成44GW全N型電池產能,其中2024年光伏電池片出貨量達33.74GW,較上年增長約12.6%。2024年度公司不斷開展TOPCon電池技術升級和優化,並建立了先進的研發體系和試驗線。同時又透過向上游硅片等原材料環節延伸以提高一體化程度,令成本獲得有效管控。
鈞達的主要客戶涵蓋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正泰新能源、陽光能源等一線及二線組件品牌。近年鈞達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產品遠銷歐美、南美、中東等地,至2024年海外收入達23.92億元,佔總收入比重提升至約23.9%,公司預計海外收入佔比仍將穩步上升,有效分散了國內市場競爭風險。
公司計劃2025年在徐州、上饒等地新增高效產線,預計將進一步擴大TOPCon產能;隨產能利用率提高、成本下降,公司毛利率有望隨之回升。
堅持發展新能源是中國的長期國策,中國「雙碳」政策目標不變,經過2024年產業的短期洗牌,中期將促使低效產能出清,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近日市場氣氛轉好,不少新股掛牌都有良好表現,相信大折讓定價上市的鈞達,有機會趁機玩貨源歸邊、炒入深港通的戲碼,屆時內地投資者勢必趁機搶入「溝平貨」,以此邏輯,值得大家上市時關注價格走勢趁機走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