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上星期公佈的一季度美國GDP環比按年率計算萎縮0.3%,遠遜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長2.4%的表現,程度超出市場預期。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引發的不確定性持續上升,並導致企業與消費者信心下滑,同時引發了在全球貿易戰背景下市場對美國經濟放緩的擔憂。加徵關稅對美國造成的傷害不會很快結束,若濫施關稅政策不變,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度依然不會好,或出現連續負增長。也有學者直言,美關稅政策必將走向失敗。
不過,美國財長貝森特卻看好美國經濟增長。周一在米爾肯研究所講話後,貝森特對媒體表示一年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組合可能推動美國GDP的增速大概接近3%。
貝森特稱,高明的赤字削減計劃可以讓美國的財政赤字每年減少約3,000億美元,相當於近30萬億美元美國經濟的約1個百分點。如果每年將赤字降低約100個點子,四年內就可以讓GDP回到3.5%的長期平均水平。他稱如果削減赤字能夠消除美國國債的信用風險,那麼「利率自然會下降」,進一步強化了美國作為「國際資本首選目的地」的地位。
但不少學者反駁他,市場越來越擔心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可能損害美國吸引全球資本的能力,上月美國曾出現股債匯三殺。但本周一貝森特駁斥了拋售美國論,稱美國市場具有「反脆弱」的特性。並舉例,過去一個世紀美國市場經歷了大蕭條、兩次世界大戰、2001年「9·11」襲擊、2008至09年全球金融危機、新冠疫情及此後通脹飆升,後均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