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豐研究101:吳清發聲 扭轉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的現象

分享

「改革突出強化公募基金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將優化主動權益類基金收費模式,業績差的必須少收管理費,通過浮動管理費收取機制,扭轉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的現象。」5月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說道。

根據吳清介紹,證監會將會發佈《推動公募基金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具體而言,這一回的公募基金改革,可以劃出四大重點:

一是突出強化與投資者利益綁定。重點是改革基金運營模式,督促行業回歸「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本源,優化主動權益基金收費模式,業績差的必須少收管理費;通過浮動管理費收取機制,扭轉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現象,同時把「業績是不是跑贏了基準」「投資者盈虧情況」等直接關乎投資者切身利益指標,納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考核體系,督促基金公司從「重規模」向「重回報」轉變;提高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經理用獎金跟投自己產品的比例要求,並且適度延長鎖定期,讓關鍵少數與投資者利益更為一致。

二是突出增強基金投資行為的穩定性。針對基金風格漂移、「貨不對板」等問題,要求每檔基金產品設定清晰的業績比較基準,作為衡量產品真實業績的尺子,避免產品投資行為偏離它的名稱和定位,儘量確保投資者「所見即所得」。圍繞鍛造長期投資的長板,建立健全監管部門自律組織、評價機構、公司自身等全方位的激勵約束機制,督導基金公司全面實施長週期考核,明確三年以上的考核權重不低於80%,減少基金經理「追漲殺跌」現象,提高產品長期收益。

三是突出提升服務投資者的能力。具體而言,引導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機構優化投資研究、產品設計、風險管理等資源的配置,更好為投資者服務;抓緊出台公募基金投資顧問管理規定,促進規範發展,為投資者提供合適的資產配置組合;加快推出機構投資者直銷服務平台,便利各類機構投資者參與基金投資。

四是突出發展壯大權益類基金的工作導向。下一步,證監會將加強監管引導,優化基金公司、基金銷售機構的分類評價機制,促進加大權益類基金發行銷售力度,積極推動產品創新,持續豐富符合國家發展導向、更有利於為投資者創造長期收益的指數基金和主動型的基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