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歐盟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實施的進口關稅政策,意外地推動了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內燃機汽車領域的策略調整。這一決策不僅促使中國車企加大傳統動力車型的銷售力度,還取得了顯著的市場反響。
上汽集團(MG)與比亞迪(BYD)兩大品牌,迅速調整了在歐洲市場的產品佈局,將重心從電動汽車轉向了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及汽油車型。這兩家公司已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了上述車型的充足供應,並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回饋。
資料顯示,中國品牌在歐洲市場的汽車總銷量上個季度創下了歷史新高,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非電動汽車銷量的飆升。與此同時,雖然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銷量保持穩定,但其在總銷量中的占比已下降至30%,這一比例雖然仍遠高於所有品牌平均的15.2%,卻是自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歐洲市場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的進口關稅,成為了推動中國車企轉向傳統動力車型的關鍵因素之一。這一關稅政策旨在保護歐洲本土汽車市場免受中國品牌的衝擊,然而卻意外地促進了中國車企在非電動汽車領域的增長。其中,上汽集團由於面臨更高的稅率,其轉向傳統動力車型的策略尤為明顯。
歐洲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興趣近年來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波動,增長放緩且存在更多不確定性。這一趨勢與中國車企面臨的進口關稅問題不謀而合,進一步促使中國車企將重點放在了混合動力等車型上。目前,比亞迪Seal U DMi和上汽MG3 Hybrid+等車型正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比亞迪在歐洲的生產策略也受到了這一趨勢的影響。最初,比亞迪在歐洲的工廠專注於電動汽車的生產,以避免進口關稅的徵收。然而,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比亞迪近日宣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也將在匈牙利和土耳其等工廠生產。其中,Seal U PHEV車型尤為受歡迎,甚至在今年三月成為了歐洲最暢銷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