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連指標MCL,英文全名(McClellan Oscillator),由Sherman和 Marian McClellan兩人所創。本指標是一種市場廣量指標,藉平滑漲跌家數差值製作而成。 MCL指標是除了ADL指標之外,投資人最常採用的廣量指標。指標利用上漲或下跌家數變化,結合成交量為主要計算因數者,都可以稱之為 “廣量”指標。廣量指標又有以下兩點含義:
1、大多數個股呈現穩健的上升,才能算是一個健全的多頭市場。
2、僅有少部分個股上漲的行情,是空頭市場的特徵。換句話說,持續一段漲勢的多頭市場,雖然仍處於上升的局面,但是,下跌的股數已經大於上升的股數時,代表多頭行情即將結束。反之,亦然。
公式概說
DIF=UPW─DPW AD=DIF的19天指數平均數。 BD=DIF的39天指數平均數。 MCL=AD-BD 2、3的計算法請參考EXPMA公式說明。
指標劍法
1、當MCL上漲至+25~+35之間的超買區,隨後反轉向下跌破+25時, 可視為短期賣出訊號。
2、當MCL下跌至-25~-35之間的超賣區,隨後反轉向上突破-25時,可視為短期買進訊號。
3、MCL向上超越+35時,代表漲勢變成“極端行情”。此時, 不必急於賣出持股,指數一般會持續向上漲升2─3個星期左右。或者,至少必須等MCL 形成一頂比一頂低的“背離”走勢時,再考慮賣出。等MCL形成一底比一底高的“背離”走勢時,再考慮買進。
順勢操作
依劍法1、2的說明,投資者瞭解MCL是一種超買超賣指標,市場處於“常態行情” 時,投資者採用“低買高賣”策略,似乎相當合理。但是,眾所皆知,行情的波動不可能如此理想化,市場經常出現脫離常軌的走勢。
極強或者極弱的行情,促使MCL指標沖出超買超賣區之外。 當走勢轉變成“極端行情”時,投資者應該採用“順勢”操作法。簡單說,指標發展至這種型態時,可以看成木已成舟、勢在必行。視MCL向上或向下沖出?順著它的方向, 緊緊追隨在後。
順勢操作雖然有一定的理論支持,但是,實際實行時,投資者多少會有一些“ 盲目”的感覺。不知道行情的盡頭在什麼地方?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下車?
劍法3、 4敘述了一個模糊概念,“極端行情”可以再延續先前的走勢,大約2–3星期左右。很明顯的,這個說明對投資人的幫助不大。 我們需要更多可靠的方法,以便應付“順勢”操作時,所遭遇的危機和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