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對極兔速遞而言,是一次從生存邁向擴張的決勝之年。在全球經濟多變、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極兔不僅「活下來」,更實現了關鍵性轉折,從一家高速擴張的快遞公司,邁入穩健盈利與全球化佈局並重的新階段。
2024年,極兔速遞實現收入102.6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6%;毛利突破10億美元;全年經營溢利為2.1億美元,擺脫了此前連續多年的虧損狀態,成功實現全面盈利。這是其在成本優化、運營效率提升及全球規模化下的重大成果。
在主席李傑的致股東信中,他形容這一年是極兔「活下來的時刻」。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轉虧為盈,意味著極兔已經在全球最激烈的快遞市場中站穩腳跟,形成可持續商業模型。
三大市場齊頭並進 從虧損到盈利的轉折年
東南亞,持續領跑與盈利主力。極兔在東南亞市場的表現依然強勁,全年包裹量達45.6億件,同比增長40.8%,市佔率進一步提升至28.6%,穩居區域第一。
公司透過多元客戶拓展(包括非電商平台客戶)、COD(貨到付款)服務優化、本地運營精細化與數據化管理以及中國經驗的系統複製,實現單票成本同比下降14.9%,EBITDA與EBIT分別同比上升21.3%與48.9%。東南亞成為極兔全球業務的核心盈利區域。
中國,紅海市場中的盈利破局。2024年極兔在中國處理包裹量198億件,同比增長29.1%,市場份額升至11.3%。這不僅高於行業平均21.5%的增速,更是其首次在中國實現盈利:經調整EBIT達1.47億美元,EBITDA為4.27億美元。
極兔透過深度下沉鄉村市場與自建「主控驛站」、投資自動化設備、降低單票成本至0.30美元(同比下降12%)以及開拓逆向件與個人散單市場,成功走出價格戰陰霾,轉向「規模+質量」並重的新局面。
新興市場穩步擴張,虧損收窄。在沙特、巴西、墨西哥等新興市場,極兔包裹量增長22.1%,雖未實現全面盈利,但虧損大幅收窄,基礎網絡基本建成。極兔已在當地佈局2,300個網點、35個轉運中心、220輛主幹車輛、並引入本對本(local to local)營運能力。
從「中國快遞經驗」輸出到全球賦能者
「未來隨跨境電商政策成熟與本地客戶增長,預期極兔在新市場的盈利能力將持續改善。」極兔成功的關鍵之一,是其作為「全球獨立電商賦能者」的定位。與各大電商平台(Shopee、Lazada、Temu、Shein、TikTok、抖音等)展開合作,並不涉足平台自營業務,保留中立立場,使其更容易整合各家業務,提高網絡效率。
其「區域代理模式」在東南亞與中國均表現出強大彈性:既快速擴張,又控制成本與風險。同時,2024年研發支出達4,890萬美元,自研JMS物流技術系統可支持全球統一架構與本地化調整,推動營運數字化、分揀自動化、客服智能化等系統升級,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
風險與挑戰:從高速成長走向穩健運營
儘管2024年是轉型成功的一年,極兔仍面臨不少挑戰,包括:
-中國市場競爭仍激烈,價格壓力持續存在;
-新興市場政策波動,如巴西進口稅調整,影響跨境電商業務;
-區域代理模式雖高效,但對網絡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全球擴張對現金流管理與本地合規能力要求日益提高。
未來能否持續盈利、提升單票利潤與拓展增值業務(如倉儲、逆向物流)將成為極兔進入下一階段的關鍵。極兔速遞2024年的成績單,不僅是一份數據報表,更是中國快遞企業「走出去」的範例。透過持續優化營運、數智化升級與全球本地化的實踐,極兔正一步步向「全球最優秀快遞公司之一」的目標邁進。
2025年是極兔創立的第十年,也是其第二個十年的起點。如同李傑所言:「煉一腔赤誠為膽,化十年寒霜為甲,萬丈火焰,勇往無前。」未來值得關注的不只是包裹量與收入,而是極兔如何定義新時代的「中國物流品牌」形象。
極兔速遞對於前景的信心,同時可以從公司由2024年10月底開始持續回購公司股份可以得知。根據公告,董事會授權可回購的B類股份總數不超過881,216,623股,而建議股份回購計劃擬使用的最高資金總額最高可達10億港元。
本文內容整理自極兔速遞(01519)的2024年度年報,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作者為美股上市新世紀儲運(NCEW.US)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