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上半年領跑全球 港股全年續領先?

分享

2025年上半年,香港股市以韌性書寫全球金融市場的「逆襲劇本」。恒生指數累計上漲4,012.33點,漲幅達20%,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場中表現最佳。這一輪行情並非坦途:1月中旬恒指曾探至18,671.49點低位,隨後在DeepSeek人工智慧平台推動的科技股價值重估浪潮中強勢攀升,3月19日觸及24,874.39點高位。

然而4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的「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股災,恒指單日暴跌3,021點,創歷史最大點數跌幅。此後市場在震盪中逐步修復,但6月13日以色列突襲伊朗核設施,中東火藥桶再度引爆,恒指單日下挫0.59%。能源與科技板塊上演冰火兩重天:原油單日飆升13%,黃金衝破3,450美元,而阿里巴巴等科技龍頭普遍收跌。

恒指上演V型反轉 新消費與AI成雙引擎
上半年港股結構性行情特徵顯著。珠寶鐘錶、玩具及消閒用品板塊分別錄得282%和182%的驚人漲幅,銀行、生物技術等傳統權重板塊漲幅則在16%至51%之間。以泡泡瑪特(09992)、蜜雪集團(02097)、老鋪黃金(06181)為代表的「新消費三姐妹」總市值突破7,200億港元,成為引領消費升級的核心力量。

南向資金成為市場重要穩定器,上半年淨買入額超7,300億港元,同比激增90%,日均成交占比攀升至19.3%。外資配置邏輯亦發生轉變,從傳統金融地產轉向科技成長賽道。DeepSeek降低AI開發成本的技術突破,觸發中概股價值重估浪潮,內外資合力推動恒指實現「熊牛切換」。

IPO市場同步升溫,42家企業募資1,050億港元登頂全球交易所集資榜。蜜雪集團申購凍資額突破1.8萬億港元刷新紀錄,新股首日上漲概率達62%,寧德時代等硬科技企業上市首日漲幅均超18%。目前港交所有超過160家企業排隊候審,近20家集資額超過10億美元,意味著這些都是為下半年蓄積的彈藥。

霍爾木茲海峽陰雲籠罩 油價演繹地緣政治驚魂跳
6月13日清晨,以色列戰機突襲伊朗納坦茲核設施,革命衛隊指揮官侯賽因·薩拉米遇襲身亡。伊朗誓言「嚴厲報復」,全球資本市場應聲劇震。這場衝突迅速穿透地緣邊界——承擔全球20%原油流量的霍爾木茲海峽通航風險陡增,布倫特原油期貨單日暴漲13%,創三年最大漲幅。

美林在衝突升級後火線推演三大情景:若衝突局限在「有限對抗」,油價將在80至100美元/桶區間震盪;若演變為伊以直接戰爭導致伊朗原油日減產150萬桶,油價將飆升30至40美元至130美元高位;最嚴峻的「地區戰爭」情景下,中東原油日供應恐縮減200萬桶以上,油價將直沖150美元並持續數月。高盛甚至發出警告,若伊朗石油基礎設施遭破壞,布倫特原油可能突破90美元「地緣風險溢價」關口。

這場能源危機正在改寫貨幣政策預期。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瑞恩·斯威特指出:「油價持續飆升對經濟增長的威脅已超過通脹本身,美聯儲可能被迫提前降息以應對衰退風險。」儘管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6月會議按兵不動,但若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聯儲或在9月前緊急轉向寬鬆。歐央行則面臨更嚴峻考驗——直接衝突情景下,歐元區通脹或於今夏逼近6%,迫使歐央行放棄降息甚至重啟加息。

降息預期與避險需求交織 機構佈局啞鈴策略
地緣政治衝擊波席捲港股,催生板塊極端分化。6月19日,中油潔能控股單日暴漲138%,金泰能源控股跟漲52%,山東墨龍(00568)因油氣設備訂單預期激增一度飆升160%。依賴中東供應鏈的航運股集體承壓。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資金在衝突當日逆勢淨買入39.97億港元,顯露出對港股優質資產的長期信心。

機構配置策略轉向「攻守兼備」。建銀國際在半年展望中建議採用「啞鈴型」策略:一端配置高股息金融、能源板塊作為防禦盾牌,另一端佈局科技成長、新消費及創新藥等高彈性資產。銀河證券觀察到,南向資金在6月加速流入必需消費與醫藥板塊,科技行業港股通淨買入額占比達34%,成為資金主戰場。

恒指下半年運行區間成為機構博弈焦點。建銀國際預判恒指將在22,000至26,000點間波動,第三季度逢低吸納為關鍵策略。椽盛資本投資總監曾永堅指出,特朗普關稅政策「最黑暗時刻已過」,但7至8月關稅豁免到期仍可能引發市場震盪;若中東局勢未進一步惡化,恒指有望突破25,000點。不過恒胤源世創家族辦公室黃偉豪警示,若伊朗周末發動導彈報復,恒指或短暫下探19,300點支撐位。

結構性機遇下的生存法則
站在年中的十字路口,港股既沐浴流動性紅利,又承受地緣政治淬煉。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指出,美元走弱與估值窪地將持續吸引跨市場資金,但企業盈利能否匹配估值成為新考驗。三季度三大風險點高懸:7月關稅豁免到期後的貿易博弈、美聯儲降息時點博弈,以及伊朗報復行動的實際規模。

對投資者而言,生存法則已然清晰。短期關注三條主線:高股息藍籌作為波動市「壓艙石」,科創企業受益AI應用爆發業績彈性,以及生物醫藥板塊的政策催化機遇。中長期則需警惕供應鏈重構,中東軍貿需求激增將重塑能源與裝備出口格局,高性價比裝備供應商有望打開新市場。

世界銀行在最新大宗商品展望中發出警示:全球經濟正面臨「雙重能源衝擊」,但各國抵禦油價衝擊的能力已顯著增強。當黑天鵝成為常態,投資者的終極鎧甲,或許正是對價值本質的堅守——正如上半年領漲的老鋪黃金,其321%的漲幅背後,是消費升級浪潮中不可替代的品牌護城河。在風暴與機遇並存的2025下半年,唯有深耕基本面方能穿越週期迷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