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承:香港推行穩定幣 機會、風險與產業變革

分享

2025年5月21日,香港立法會正式三讀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並於6月6日指定2025年8月1日為生效日期,這標誌著香港在虛擬資產監管領域邁出重要一步,也為穩定幣在香港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法律框架。穩定幣作為一種特殊的加密貨幣,透過與法定貨幣、黃金或其他資產掛鉤來維持價值穩定,其在香港的推行將帶來多方面的影響。

對香港利好 提升金融中心競爭力

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紛紛探索加密資產監管的背景下,香港先行先試推出《穩定幣條例》,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提供了穩定幣監管的「香港方案」,有助於搶佔全球虛擬資產監管話語權。透明、可預期的監理體系能吸引合規的全球虛擬資產企業和人才集聚香港,增強其作為創新金融樞紐的吸引力,擴大市場規模,為香港金融業開闢新的成長點,完善國際金融中心功能。

促進跨境支付與金融創新

穩定幣能實現全球範圍的即時轉帳和結算,降低手續費,為跨境消費、貿易和支付帶來便利,提升香港在跨境金融領域的地位。同時,穩定幣與傳統金融體系、DeFi生態的融合,能催生新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如存貸、質押、流動性挖礦等理財方式,推動金融創新發展。

強化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

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穩定幣的規範發展可促進香港與內地和國際市場的數位支付互通。與人民幣掛鉤的合規穩定幣在跨境貿易和離岸金融市場的廣泛使用,有助於擴大人民幣在全球數位貨幣體系中的影響力,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與離岸人民幣的相互作用

穩定幣與離岸人民幣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一方面,人民幣穩定幣的發行和流通,能為離岸人民幣市場提供新的交易工具和流動性補充,豐富離岸人民幣的投資和交易場景,提高離岸人民幣的使用效率和吸引力;另一方面,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成熟和發展,能為人民幣穩定幣提供堅實的信用基礎和市場支撐,增強投資者對人民幣穩定幣的信心。二者協同發展,有利於提升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

金融科技業受惠

金融科技企業可利用穩定幣的特性,開發創新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如跨國支付解決方案、去中心化金融應用等。取得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的企業,能透過上線穩定幣交易,拓展業務範圍,增加用戶黏著度和交易活躍度。

跨境電商產業

穩定幣能解決跨境電商貿易的支付難題,降低交易成本和匯率風險。商家可將收到的穩定幣以較低手續費兌換為港幣或美元,再合規匯回內地,較傳統銀行電匯節省大量時間與成本,提高資金流轉效率,促進跨境電商業務發展。

數位資產相關產業

穩定幣為數位資產市場提供了避險和資金「中轉站」,其發展能帶動數位資產市場的繁榮,使數位資產投資、交易、託管等相關行業受益。例如,數位資產交易平台、錢包服務提供者、資產管理公司等,都能在穩定幣發展的浪潮中獲得更多業務機會。

金融風險

穩定幣雖錨定資產,仍可能面臨資產價值波動、儲備不足等風險,引發幣值不穩定,影響金融市場穩定。大量穩定幣的流入流出可能幹擾香港的貨幣政策實施,影響利率和匯率穩定。此外,穩定幣交易可能導致資金流向高風險領域,增加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監理風險

儘管香港推出了《穩定幣條例》,但穩定幣的跨境交易特性使其面臨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監管差異和衝突,增加合規難度。監管政策的變化也可能對穩定幣業務產生重大影響,企業需不斷調整業務模式以適應監管要求。

技術風險

穩定幣基於區塊鏈技術,可能遭受駭客攻擊、技術故障等問題,導致用戶資產損失和交易中斷。智慧合約漏洞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引發安全事件,損害用戶利益和市場信心。

香港推行穩定幣帶來了許多利好,但也伴隨著風險。在掌握機會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需加強監管和風險管理,以實現穩定幣市場的健康、永續發展,更好地服務香港金融中心建設和經濟發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