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閥遊戲: 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戰雲密布下的資金避風港

分享

世界局勢急轉直下:B2 轟炸伊朗核設施震撼全球

剛踏入夏至,2025年6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於凌晨發表緊急全國演說,宣佈美軍派出多架 B-2 隱形轟炸機,成功打擊伊朗三座核設施,包括納坦茲(Natanz)、福爾多(Fordow)及伊斯法罕(Isfahan)等地,打破美伊之間長達半世紀不明文的軍事紅線。
根據《紐約時報》及《Blocktempo》報導,此次軍事行動背後已醞釀多時,特朗普稱美方掌握明確情報,伊朗正加速重啟鈾濃縮計劃,威脅地區安全與美國盟友。空襲行動後,美國國務院即啟動撤僑計劃,協助在以色列與中東地區的美國公民撤離。
伊朗方面則強硬回應,揚言可能動用導彈攻擊美軍在中東的艦隊,並封鎖全球能源命脈「荷莫茲海峽」作為報復。特朗普隨即表示,若伊朗進一步報復,「只會招來更猛烈的攻擊」。
這場突如其來的軍事升級,令中東局勢進入全面緊張狀態,也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遠衝擊。

黃金飆破 3,450 美元,加密資產陷入劇烈波動
在消息公布後,市場瞬間轉為避險模式。雖然正值週末各大市場休市,但據報多地金價已在急升,突破每盎司 3,450 美元,週末後可能再次迫近歷史新高,反映出市場對地緣政治風險的強烈反應。
相反,加密市場則出現大幅震盪。比特幣價格瞬間閃崩,一度跌破 100,000 美元,最低觸及 99,300 美元區域,引發市場一陣恐慌清算潮。根據 Coinglass 統計,當日24小時內的槓桿清算總額超過 10 億美元。
然而,儘管短線重挫,市場對比特幣的中長期前景仍未完全轉向悲觀。特別是加密社群指標人物 Michael Saylor 與 Max Keiser 均在 6 月 22 日重申長期看多立場,並預測比特幣仍有機會於 2025 年內衝上 200,000 美元,甚至更高價位。Michael Saylor 更大膽預沽,20年後至2046年,比特幣幣價會升至2000萬美元之上。

荷莫茲風險激化:能源與通膨壓力齊升
伊朗一旦封鎖荷莫茲海峽,全球將面臨能源供應嚴重中斷風險。該海峽是全球約五分之一原油出口航道,封鎖將使油價暴漲,並進一步推升通膨壓力。
市場預測一旦事態升級,原油價格可能突破每桶 110 美元,並對主要經濟體的復甦構成嚴重挑戰。華爾街分析師普遍認為,這將導致聯儲局延後減息時程,對風險資產構成壓力。
黃金則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根據《Economic Times》引述多名分析師預測,若戰事擴大,金價可能於第三季進一步衝上 3,600 美元至 3,800 美元區間。

加密市場背後:信心未散、建設繼續
儘管市場短線情緒轉趨保守,但加密市場的基本面依然有不少積極訊號。
1.以太坊質押量創歷史新高:根據《Blocktempo》報導,目前已超過 3,500 萬枚 ETH 被質押,占總供應量近 30%。此舉顯示長線持有者信心未變,並有助穩定市場結構。
2.美國地方政府支持加密發展:德州州長簽署《比特幣儲備法案 SB21》,正式將比特幣納入州級資產儲備,成為繼懷俄明與田納西之後第三個儲備 BTC 的州份。
3.民間認知轉向:市場出現大量「信仰回歸」現象,例如近期一篇熱門文章提到「2017 年叫比特幣是騙局的父親,如今也主動詢問怎樣購買」,從側面反映了大眾心理的改變。
此外,從鏈上數據觀察,多數長期持有者(HODLers)並未因震盪而拋售,反而在低位穩步增持,加密市場的籌碼結構逐漸健康。

本週策略建議與觀察重點
從宏觀局勢看,本輪衝突無疑是自俄烏戰爭以來對全球金融市場最嚴重的地緣政治風險事件。策略上建議:
短線:黃金與美元資產為主,嚴控槓桿操作;
中線:逢低佈局比特幣與以太坊,分批進場而非一次性重倉;
長線:關注「能源-通膨-貨幣政策」三者互動,擇機進入與戰爭不高度掛鉤的基礎應用型項目,如穩定幣、支付平台與 AI 加密融合應用。
目前整體市場仍處於觀望與重新定價階段,若後續地緣衝突擴大,加密市場短期內將維持高波動狀態,但這亦是長線投資人潛伏佈局的時機。
投資人宜密切關注未來一週美國與伊朗之間的外交互動,以及荷莫茲海峽的實際軍事動向,這將決定市場風向是否轉為持久性避險,或逐漸恢復常態。

踏入夏至,金融市場再次被地緣政治推上風口浪尖。在動盪與不確定中,真正穩固的資產與信念將愈發珍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