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與資產重定價:中東衝突與停火後的市場重塑
自6月22日美國出動B2轟炸機空襲伊朗三座核設施後,地緣政治風險迅速攀升,成為全球資產市場定價的主旋律。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全國講話中強調「成功摧毀目標、維持全球安全」,但伊朗迅速揚言將報復美軍艦隊,並有意封鎖荷莫茲海峽,令全球能源市場緊張情緒急劇升溫,全球股匯債市出現短暫劇烈波動。
黃金短線內於以伊剛開戰時一度急升至每盎司3,432美元,接近歷史新高,但未能突破3,500美元大關。隨著6月27日以色列與伊朗雙方透過第三方協調達成停火協議,緊張局勢暫時舒緩,市場情緒開始回穩,油價和金價回吐部分漲幅。黃金自高位回落至3,270 支持區域後重上3,320美元附近,顯示市場對避險需求的即時性與反應速度。華爾街投行雖轉趨審慎,但《Kitco》與《經濟時報》指出,主流觀點仍看好黃金的中長期抗通脹與避險角色。
比特幣方面,市場恐慌與高槓桿部位集中清算導致一度閃崩至100,866美元,但很快自低位反彈,目前已重新站回107,500美元上方。可見市場對其長期價值仍具一定信心,尤其在國際局勢不穩之際,其作為另類避險工具的角色日益鮮明。
加密市場:黑石增倉、應用擴展與監管突破
儘管短線比特幣價格震盪劇烈,但鏈上數據與機構行為均顯示基本面無虞。根據 Glassnode 數據,本輪閃崩主要由於過度槓桿部位遭遇清算,而非鏈上大量實質拋售。Coinbase 正推動將比特幣作為抵押品提供房貸服務,顯示金融化應用逐步落地,令數位資產真正融入主流金融體系。
機構資金亦無懼短期波動。根據最新披露,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 BlackRock 的比特幣持倉創下歷史新高,同時亦大幅增持以太坊現貨 ETF,表明其長期看好區塊鏈資產價值。BlackRock 的佈局象徵傳統金融與新興資產融合的新階段,並強化整體市場信心。
在以太坊方面,質押量已突破3,500萬枚,占總供應近三成,反映其作為「收益型資產」的定位日趨穩固。多位分析師甚至預測 ETH 有望於未來兩年挑戰10,000美元,主要受惠於其強勁的網絡效應、DeFi 生態與機構採納度提升。
Ripple 與 SEC 的長期訴訟近日落幕,法院裁定 XRP 現階段不構成證券,為整體加密產業提供清晰法律指引,市場解讀為重大利多。這項裁決不僅釋放了潛在監管風險,也為其他加密項目提供了法律參考。
政策推進:美國重構數位資產主權
在政策層面,美國參議員於6月27日向白宮確認,《加密市場結構法案》將於9月30日前完成立法,涵蓋資產分類、穩定幣、託管、透明度等核心規範。白宮加密顧問亦表示,美國將推動設立比特幣儲備制度,增強國家金融主權與數位資產安全。此舉被視為美國正逐步從傳統儲備架構過渡至新型資產組合的開端。
同時,德州亦正式通過《SB 21 比特幣儲備法案》,成為全美第三個持有比特幣作為州級儲備的州份,加密資產正逐步被納入國家級戰略資產框架。這一波州政府主導的數位資產政策,將可能牽動更多地區效仿。
傳統金融融合:RWA 與基礎建設升溫
RWA(實體資產代幣化)市場正迎來黃金時期。根據 MICA 數據,該市場在過去三年成長了380%,涵蓋房地產、債券、應收帳款與藝術品,並吸引包括 BlackRock、Franklin Templeton 等大型資產管理機構布局。
Coinbase 股票則因機構資金、交易量與平台角色穩定增強,在6月內上漲超過40%,創下歷史收盤新高。顯示儘管比特幣價格震盪,但基礎建設類標的獲得投資者青睞,資本市場對「抓底未來基礎設施」的熱情不減。
黃金與比特幣:避險邏輯的異與同
黃金與比特幣此次的分歧行情,反映兩者在槓桿結構與市場參與者組成上的差異。黃金主要由機構與央行儲備推動,而比特幣雖已獲部分機構接受,槓桿與散戶比例仍高,故短線波幅更劇烈。黃金的穩定性與長期價值被視為制度性保障,而比特幣則體現金融主權與創新技術對抗傳統秩序的潛力。
不過中長線而言,比特幣「可攜帶」、「可驗證」、「抗審查」等金融主權特質,正在吸引國家級思維進場。白宮、德州、Ripple案判決皆為此趨勢的催化。若法案得以順利落地,加密產業將迎來法理基礎明確、監管風險降低的制度性利好。
值得留意的是,儘管華爾街投行對黃金轉趨悲觀,但主流投資者仍普遍認為黃金具備中長期抗通脹與避險價值。短線金價可能震盪整固,但其結構性需求未見削弱。黃金仍是機構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策略建議
戰爭與和平交錯下,資產價格波動放大,但背後邏輯日趨清晰——資產定價權正從央行與政府主導,轉向鏈上、去中心化與金融主權導向。
策略建議如下:
黃金與比特幣持倉仍應並重,以應對不同類型的風險預期與政策波動。
關注美國監管利多的主題標的,如 ETH、RWA 平台代幣、Coinbase 股票與受惠新穩定幣規範的應用鏈。
比特幣如能穩守100,000美元以上,或將展開新一輪中線攻勢,短期回調反而是機會。
美、以、伊衝突暫歇,但金融秩序重組早已啟動。黑石持倉創新高,或已表明加密資產的「制度化」黃金年代,正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