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娛樂集團(01698)發佈了2024年年度報告,披露了一份標誌性的成績單:線上音樂服務收入首次超越社交娛樂業務,成為公司核心增長引擎。這一轉變不僅反映了公司戰略重心的遷移,更揭示了中國數位音樂市場的深刻變革。
根據年報資料,騰訊音樂2024年交出了穩健的財務答卷:
– 總收入:284.01億元人民幣(約合38.9億美元),同比增長2.3%;
– 淨利潤:71.09億元人民幣(約合9.74億美元),同比增長36.2%;
– 線上音樂服務收入:199.03億元(占總收入70.1%),同比增長25.4%;
– 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收入:84.98億元(占比29.9%),同比下滑24.6%。
最關鍵的轉捩點在於業務結構的質變。自2018年上市以來,依賴直播打賞的社交娛樂業務長期貢獻超60%收入。而2024年,線上音樂服務(含訂閱、數位專輯、廣告等)首次成為主力軍,標誌著公司從「直播驅動」正式轉向「音樂價值驅動」。
使用者資料同樣創下新高,其中移動端月活躍用戶(MAU)達5.95億、線上音樂付費使用者數突破1.07億,同比增長16.3%;付費率攀升至18.0%(2023年為15.9%)、月度ARPPU(每付費用戶平均收入)達10.1元,同比增長8.6%。
戰略轉型解析:三駕馬車拉動音樂生態
騰訊音樂的增長並非偶然,而是基於三大戰略支點的系統重構:
1.內容生態升級:從版權採買走向共創共生:
– 儘管獨家版權協定受政策限制,但公司通過非獨家深度合作綁定環球、索尼、華納等頭部唱片公司,並建立「內容共創基金」扶持獨立音樂人。
– 長音訊內容庫擴容至1,500萬小時,覆蓋小說劇、播客、有聲課程,吸引高黏性用戶。
年報特別強調,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已貢獻平台10%的新增歌曲,大幅降低製作成本。
2.付費牆策略優化:會員價值持續提升:
– 推出分層訂閱體系(基礎版/豪華版/白金版),提供音質、曲庫、音效等差異化權益。
– 深化與騰訊生態協同:QQ音樂綠鑽與騰訊視頻VIP權益互通,拉動交叉轉化率。
– 付費用戶年留存率達78%,反映用戶粘性增強。
3.技術賦能體驗:AI重塑音樂消費全鏈條:
– DeepSeek大模型全面接入創作、推薦、播放環節。
– 創作端:AI輔助寫歌工具「樂創」用戶超200萬。
– 分發端:個性化推薦使歌曲曝光效率提升40%。
– 體驗端:AI智慧修音、虛擬合唱等功能提升UGC參與度。
– 研發投入達20.3億元,同比增長17%,8.2%的營收占比創歷史新高。
挑戰與風險:監管、成本與競爭三重壓力
儘管業績向好,年報中披露的風險因素仍不容忽視:
1.內容成本剛性增長: 部分音樂授權協定含「最低保證金條款」,即使付費用戶增長不及預期仍需支付固定費用。2024年內容成本占總收入比達58.7%,持續擠壓利潤率。
2.直播監管持續高壓: 國家網信辦等部門的《網路直播打賞意見》要求平台取消打賞榜單、限制未成年人消費。騰訊音樂已下線相關功能,導致社交娛樂收入承壓,該板塊付費用戶減少23%。
3.獨家版權政策不可逆: 市場監管總局2021年要求解除獨家音樂版權後,行業壁壘降低。網易雲音樂、位元組跳動等競品加速爭奪腰部音樂人,騰訊音樂在獨立音樂人市場的份額降至65%。
4.資料合規成本攀升: 為滿足《個人資訊保護法》《資料安全法》要求,公司增設資料安全官崗位,年投入合規成本超2億元,且可能面臨跨境資料傳輸審查(年報提及正申請安全評估)。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成報立場及不構成銷售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