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北京首鋼朗澤科技概述(三)

分享

北京首鋼朗澤科技的研發路徑將獨立研究、戰略許可安排與科研合作相結合,使其能夠保持在合成生物技術及CCUS行業的前沿。該系統涵蓋了從菌種構建、基礎研究、中試到工業應用的全鏈條研發流程,確保了平穩擴展和技術升級,同時保持了集團在可持續技術方面的地位。
集團通過研發、工程轉化和商業應用,現已掌握合成生物技術中氣體組份淨化、生物發酵、蒸餾脫水、蛋白分離、污水處理、餘熱回收六大環節的工程轉化核心技術。目前,集團擁有241項授權專利,並已申請註冊102項專利。通過獨立研究、戰略許可安排及科研合作,集團已經擁有支撐集團實現合成生物技術商業化及產業化的完整知識產權體系。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團的研發開支分別約為人民幣29.5百萬元、人民幣35.9百萬元及人民幣42.0百萬元,分別約佔所示期間總收入的7.6%、6.1%及7.5%。
集團的一代減碳技術將工業尾氣中的一氧化碳轉化為乙醇與微生物蛋白,可以應用在鋼鐵、鐵合金、電石、碳化硅、磷化工等來源的工業尾氣處理。該等工業尾氣通常會被燃燒以獲得熱能或用作發電。繼集團的一代減碳技術成功工業化後,集團開發了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氫氣為氣體組分原料進行乙醇和微生物蛋白轉化的二代負碳技術。經過4年的中試以及對發酵菌株的適應性研究、對營養配方的調整、對產品工藝流程的改進及對設備選型的優化等研發,集團的二代負碳技術得以開發出來,實現了一代技術的技術突破。集團的二代負碳技術可用於利用鋼鐵廠、生物質氣化、石油化工及煤焦化等來源的工業尾氣。
作者為美股上市財經印刷商POWELL MAX(PMAX.US)董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