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開發銀行再度下調亞洲發展中國家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至4.7%及4.6%,分別下降0.2個百分點及0.1個百分點,主要受累於關稅政策與環球貿易活動不確定等因素。亞開行亦將香港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由2.3%及2.5%,調低至2%及2.1%;另維持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4.7%及4.3%。
該行指出,若美繼續上調關稅並加劇貿易緊張局勢,疊加其他如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將擾亂全球供應鏈,推高能源價格等。內地房地產市場或出現超預期的下行,使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前景進一步受挫。
通脹方面,亞開行將今明兩年亞洲發展中國家通脹預測調低至2%及2.1%,之前預測為2.3%及2.2%。內地今明兩年通脹預測由0.4%及0.7%,調低至0.2%及0.4%,香港則由1.9%及2%,均調低至1.6%。
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價格法修正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表明要進一步明確不正當價格行為認定標準,治理企業「內捲式」競爭。
公告指,草案是包括完善低價傾銷的認定標準,規範市場價格秩序、完善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歧視等不正當價格行為認定標準、公用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等不得利用影響力、行業優勢地位等,強製或捆綁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並收取價款,和強化對經營場所經營者價格行為的規範。
昨日(7月24日)A股升勢維持。滬綜指收3,605,升23點或0.65%;深成指報11,193,升134點或1.21%;創業板指2,345,升34點或1.5%。
港股保持五連升累漲1,168點,恒指徘徊逾3年半高位,昨早低開9點或0.04%,曾倒跌35點至25,502低位後倒升,終於收升129點或0.5%,報25,667;國指收升16點或0.17%報9,257;恒科指跌2點或0.04%,報5,743。全日總成交額約2,948億港元。
金融普遍走強,中國平安(02318)升2%;香港交易所(00388)升1.9%。滙控(00005)企穩「紅底」,再升2.2%至102.2元收市;友邦保險(01299)收升0.07%。
大型科網個別發展,美團(03690)升0.9%;騰訊(00700)升0.9%;小米集團(01810)升0.08%。阿里巴巴(09988)則收跌0.49%;快手(01024)跌2.18%;商湯(00020)宣佈配股,股價最多升9.3%,收漲8.1%。
晶片造好,中芯國際(00981)升3.07%,華虹半導體(01347)收升6.9%。
內房亦走高,碧桂園(02007)升7.5%,綠地香港(00337)升9.4%,雅居樂(03383)漲9.4%,融創中國(01918)則收升3.5%。
發盈喜公司包括天保能源(01671)預期截至6月底中期盈利約980萬元人民幣(上年同期為178.7萬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先後完成了鍋爐和換熱站的節能改造,單位能耗水平和綜合成本進一步下降;以及新能源項目和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陸續落地實施,共同推動公司盈利能力不斷提高。
另外,靈寶黃金(03330)預計,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錄收入介於約74.92億至7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約75%至85%;以及中期淨利潤介乎約6.56億至6.86億元,同比增加介於約330至350%。
市場人士表示,外圍美股走俏,納指和標指再創新高,帶動港股近期亦出現突破,恒指升穿兩萬五關後,見逾3年半高位,加上成交配合增加,後市有望進一步挑戰26,200關阻力位。
(分題)大摩料價格競爭第三季達頂峰
摩根士丹利表示,現時仍不確定中國監管層是否會採取更嚴格的措施遏制互聯網平台價格戰,不過競爭激烈已引起政府高度關注。價格競爭預計可能在第三季達頂峰,之後補貼或逐步減少。
大摩預計第二季美團、阿里巴巴及另一平台企業,3家公司的外賣投資可能約有100億元人民幣(下同),第三季預計分別為120億元、200億元和150億元。該行並指,高投入背景下,第三季盈利情況將再惡化,其中美團按年料下降最多。對於阿里而言,阿里雲業務加速增長將成為股價的驅動因素。電商板塊中,維持阿里巴巴、美團偏好順序,之後是另一平台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