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居屋市場於2025年上半年在政策利好及市場競爭交織下呈現兩極化表現。受惠100元印花稅放寬至樓價400萬元以下物業,細價居屋交投表現活躍,部分價格組別逆市上升。然而,多個低價新盤搶客導致整體二手居屋市場承壓,登記量及總值均均創近3個「半年度」新低。至於前瞻下半年,冀在較多利好因素下,二手居屋買賣登記量可望溫和回暖。
據土地註冊處數字,2025年上半年全港二手居屋(包括第二市場及自由市場)錄得2,427宗買賣登記,較2024年下半年2,500宗下跌2.9%,成交總額約92.8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9.44億元下跌6.6%,成交量及總額均為近一年半低位。平均每宗成交價約382.7萬元,按半年下跌3.8%,創2017年上半年以來八年半新低,較2021年上半年539.6萬元的歷史高位累計下跌約29.1%。儘管市場整體偏弱,個別高價成交仍亮眼,例如牛池灣彩峰苑一高層單位以800萬元成交,實用面積634平方呎,折合呎價約12,618元,成為上半年焦點。
按樓價分析,400萬元以下組別受惠稅務優惠,交投表現突出,尤其是300萬至400萬元組別,錄得1,025宗登記,按半年逆市上升8%,成為市場支柱。相反,600萬元或以上組別交投銳減37%,僅錄70宗,顯示高價居屋需求疲弱。從地區分佈看,新界區交投跌幅較大,上半年錄1,512宗,較去年下半年1,573宗下跌4%;九龍區錄648宗,跌2%;港島區則錄267宗,微升2%,顯示其市場相對穩健。
再以屋苑觀察,九龍灣麗晶花園以67宗登記位居榜首,成交總額達2.68億元,反映其地利優勢及穩定需求。屯門兆康苑及鑽石山龍蟠苑各錄44宗,表現不俗。反觀馬鞍山錦豐苑交投急挫,僅錄35宗,按半年下跌45%,成交總額跌44%至1.56億元,顯示個別屋苑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
展望2025年下半年,發展商持續以低價策略推盤,或繼續分流部分居屋客源,但隨著一手居屋庫存逐步消化,預料不少向隅客將回流二手市場。同時,市場普遍預期美國於下半年減息,將改善整體樓市氣氛,刺激二手居屋交投。筆者預測,下半年登記量有望按半年上升約8%,挑戰2,600宗水平,與大市同步復甦。細價居屋在政策支持下料繼續跑出,剛性需求的用家宜密切關注市場動向,抓緊入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