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彼得:迎風而上 穩中求進 嘉里物流2024年業績全景回顧

分享

2024年,全球物流業在動盪與重塑中邁進。地緣政治不穩、紅海危機延續、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令全球供應鏈遭受重創。然而,嘉里物流(Kerry Logistics Network Limited,簡稱KLN)憑藉穩健策略和靈活應對能力,在這一年逆勢上揚,交出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KLN全年收入達582.74億港元,按年上升23%,核心經營溢利與核心純利分別錄得27.25億港元及13.57億港元,按年增幅分別為23%與12%。尤為亮眼的是,股東應佔溢利大增95%,由去年的7.91億港元躍升至15.42億港元。儘管全球市況多變,公司仍成功維持稅息前利潤率於國際水平之上,體現其卓越的成本控制與盈利能力。

綜合物流:區域分化 東南亞成亮點

KLN的綜合物流業務雖錄得分部溢利下跌3%,但背後呈現鮮明的區域分化。香港市場受內部經濟疲弱與消費模式轉變拖累,分部溢利下滑12%;中國內地亦因內需疲弱與「中國+1」策略實施,溢利下跌11%。

相對而言,亞洲其他市場如印度、新加坡與越南表現亮眼,泰國的Kerry Siam Seaport亦保持穩定,使該區域整體錄得25%的溢利升幅。KLN成功把握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機遇,發揮其在東南亞地區的廣泛網絡優勢,成為業績成長的主引擎之一。

國際貨運:紅海危機中突圍而出

KLN國際貨運分部表現強勢,分部溢利上升39%。紅海危機令運費自2024年第二季起飆升,市場出現承運艙位短缺,KLN則利用其合約運力優勢,提供承包艙位予主要客戶,在海運市場突圍而出。同時,在空運方面亦受益於中國跨境電商繁榮,即便於淡季仍保持貨量增長。

此外,工業項目物流業務亦成績斐然,全年貢獻近17億港元收入。KLN通過增聘專業人才與產品創新,提供涵蓋項目管理、採購與安裝的全方位解決方案,為能源、電力及建築行業帶來新動力。與順豐合作成立的合資公司,於中國鄂州機場的地勤業務亦錄得逾2億港元收入,超出市場預期。

去蕪存菁 聚焦核心發展

KLN於2024年完成對KEX Express Thailand持股的分派,該業務不再列為附屬公司。此舉展現出KLN對核心發展策略的堅定——聚焦綜合物流與國際貨運,精簡業務架構,提升資源效益。

KLN持續將ESG理念融入營運之中,透過引進電動貨車、採用再生能源與探索永續燃料等方式,積極減碳。集團亦成功取得10億港元的可持續發展掛鈎貸款,以支持綠色業務措施。KLN亦進一步推進人才培育與多元共融文化,在環保與社會責任方面均獲多項獎項嘉許。

而上月10日,嘉里物流宣佈與順豐控股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廣東順合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出售旗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嘉里化工儲運(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權。買方屬順豐控股體系內公司,而順豐為KLN的控股股東,屬關連交易。
交易總對價為人民幣1.51億元。對價將以現金支付。此次出售為KLN精簡業務與聚焦核心發展策略(即綜合物流與國際貨運代理)的一部分。董事會認為,交易可釋放現金、優化資源配置,符合公司與股東整體利益。本次交易所得款項將用於償還貸款。

展望未來:地緣風險與供應鏈重構並存

KLN對2025年前景保持審慎樂觀。國際關稅政策變動與紅海危機餘波,或將令物流市場持續波動,但同時也為供應鏈重組提供新契機。中國出口商遷移供應鏈至東南亞或南亞的趨勢明顯,將進一步推動該區域物流與倉儲需求。KLN已佈局斯里蘭卡、杜拜與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力圖掌握下一輪增長動力。

國際貨運方面,公司將繼續強化在亞洲的航線網絡與多式聯運解決方案,並配合全球基建投資回暖,積極拓展工業項目物流業務。

嘉里物流在2024年憑藉靈活的市場應對能力、精準的策略部署與深厚的區域網絡,於變局中展現出非凡的韌性與競爭力。在亞洲市場紮根、放眼全球市場的定位下,KLN正穩步邁向其「亞洲-唯一」的企業願景。
本文內容整理自公司的2024年度年報及公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作者為美股上市新世紀儲運(NCEW.US)董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