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一周前,時的科技剛以10億美元中東訂單刷新行業紀錄。這場訂單競賽背後,是低空經濟從概念走向商業化的關鍵轉折。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宣佈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由財政司副司長任組長,全力推進無人機配送、跨境航線、法規修訂等關鍵環節。隨著國家部委計畫設立低空經濟專管局的傳聞流出,這片萬億級藍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現實逼近。
政策東風頻吹,低空經濟迎來黃金時代
當低空經濟在2024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國民經濟新增長引擎,一場席捲全國的產業競賽已悄然發令。全國二十餘省市迅速將低空經濟納入地方政府工作報告,香港特區政府更是在施政報告中專項部署,成立跨部門工作組推進空域開放與場景落地。政策設計直指行業痛點:香港率先修訂“超視距飛行”和無人機載重限制,探索跨境航線清關機制;深圳則以立法先行,出臺《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配套600個起降點建設規劃,為產業提供制度性保障。這種央地協同的政策框架正在釋放巨大能量——中國民航局預測2025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2035年有望突破3.5萬億元。
政策紅利正迅速轉化為基礎設施佈局的加速度。上海金山區獲批1370平方公里跨省空域,建成8條無人機物流航線,累計飛行超3.5萬架次;深圳採用“邊建邊用”策略,開工超100個eVTOL起降點。
更關鍵的是空域管理破冰:北京延慶開放真高1098米、374平方公里空域免費供企業測試,香港工作組專項研究低空航路網路建設。當《低空經濟基礎設施框架指引(2025版)》在博覽會上發佈,劃分4大一級指標和21項二級指標體系,行業終於迎來統一的基礎設施標準。這些突破標誌著低空經濟已從技術演示場邁向規模化商用前夜。
深圳憑藉1730家無人機企業、年產值960億元的產業集群,坐實“全球無人機之都”地位;上海組建eVTOL規模化總裝製造聯合體,整合長三角飛控、複材、動力系統資源,目標直指世界級裝備產業集聚區。這種“技術+製造”的雙重優勢,使中國在繼新能源汽車後,有望在低空領域再度實現“換道超車”。
產業生態漸成,eVTOL開啟商業化元年
應用場景的多元化突破成為2025年低空經濟最顯著特徵。沃蘭特17.5億美元訂單背後,是東南亞島際運輸的剛性需求;時的科技中東訂單則聚焦低空旅遊與空中出行。美團(03690)無人機在香港開通常態化配送航線,西鹹新區載貨無人機完成高精度物資運輸驗證;更富想像力的場景如高層牆體清洗、氫能源無人機物流、FPV穿越機等新形態,在低空經濟博覽會上集中亮相。上海松江月湖的飛行展演中,森林巡檢、農業植保、應急救援等100多個低空應用科目,昭示著產業已突破“為飛而飛”的初級階段,進入價值創造深水區。
全球競爭格局在此背景下加速重構。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3至2030年全球eVTOL交付量年複合增長率接近80%,市場規模將從1.4億元飆升至148億元。美國憑藉通用航空基礎發力中東市場,中國則依託新能源產業鏈和無人機技術積累搶佔先機。時的科技計畫2027年完成適航取證並量產交付;小鵬匯天“陸地航母”分體式飛行汽車將於2025年四季度啟動交付;廣汽集團更宣佈2027年在大灣區實現“多元網站-地面交通-空中交通”全鏈條出行服務。這些里程碑事件不僅是技術突破的宣言,更是商業化落地的發令槍。
資本暗流湧動,港股市場靜待價值釋放
港股市場對低空經濟的價值發現仍顯滯後,但結構性機會已然顯現。作為低空經濟核心概念股,龍翼航空科技(00918)打造的“消防無人機防滅火四位元一體系統”,特創無人機滅火“人、機、車、彈”系統單元,運用“粉、水、劑”等滅火介質,開創出應對山火的有效戰法,可突破夜間、七級風以下的惡劣環境,精准、高效、快速實現無人機集群滅火。而中航科工(02357)依託航空工業集團背景,整合中直股份、洪都航空等優質資產,成為香港資本市場稀缺的航空高科技平臺,其通航業務與eVTOL產業鏈協同效應尚未被充分定價。小鵬汽車-W(09868)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量產在即,廣汽集團(02238)的GOVE飛行汽車示範運行進入倒計時,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可能成為股價催化劑。
市場估值體系面臨重構挑戰。當前A股低空經濟板塊市盈率(TTM)高達98.77倍,成交額處於近一年114.82%分位,資金熱度可見一斑。相較之下,港股相關標的估值更為理性,這種反差既隱含對技術成熟度的疑慮,也孕育著預期差修復的機會。中興通訊(00763)的案例頗具啟示——其在25省市完成超80個低空通感試點項目後,股價逐步反映其空管系統解決方案價值。隨著eVTOL適航認證進度明確化、運營牌照發放規範化,港股低空經濟板塊有望迎來“大衛斯按兩下”。
低空經濟從政策藍圖到產業現實的轉化速度正超乎市場預期。當沃蘭特17.5億美元訂單點燃資本熱情,香港工作組推動跨境空域開放,上海百億級產業集群加速成型,一個萬億級市場已進入爆發前夜。龍翼航空科技(00918)作為目前港股市場罕見的純正低空概念股標的,其估值邏輯正經歷深刻重塑,中航科工(02357)的軍民融合平臺優勢,小鵬汽車(09868)的飛行汽車量產節點,構成港股獨特的低空經濟投資圖譜。隨著適航認證、空域開放、基建配套三大瓶頸逐步突破,2025年有望成為低空經濟規模化商用元年。
投資者可以從產業鏈視角來把握投資節奏——短期關注適航取證進度與起降網路建設;中期追蹤運營牌照發放與商業場景驗證;長期聚焦空中交通網絡生態價值。這片尚未被充分定價的產業藍海,終將在資本市場的雷達屏上顯現其真正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