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結算日港股偏軟 恒指急插1.36% 滙控恒生中期業績倒退股價回跌

分享

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下半年的經濟工作,對「內捲」着墨比去年同期明顯增加,並推進重點行業產能治理。規範地方招商引資行為,同時寄語「企業家要勇立潮頭,以優質產品和服務贏得市場競爭主動」。

昨日(7月30日)A股表現參差。滬綜指3,615,升6點或0.17%;深成指11,203,跌86點或0.77%;創業板指2,367,跌38點或1.62%。

期指結算日,港股表現偏軟。恒指昨低開189點,午後跌幅擴大至442點或1.73%,低見25,082,最後收跌347點或1.36%,報25,176;國指跌107點或1.18%,報9,038;恒科指跌153點或2.72%,報5,490。全日總成交額增加至3,196億港元。

業績股方面,滙控(00005)截至6月底中期稅前利潤158.1億美元,按年跌近27%,主要由於確認與聯營公司交通銀⾏相關攤薄和減值虧損21億美元;每股基本盈利0.65元,派第⼆次股息0.1美元,以及進⼀步回購最多30億美元股份,預計第三季業績公佈前完成。

恒生銀行(00011)中期稅前溢利80.97億元,按年下跌28.4%,純利68.8億元,按年跌30.5%;第⼆次中期股息1.3元,按年升8%,與首季息相同。截至6月底不良貸款比率高達6.69%,較去年底的6.12%進一步攀升,主要受房地產⾏業持續⾯對信貸壓⼒影響。另外恒生將回購最多達30億元。恒生股價收跌7.4%。

恒隆地產(00101)截至6月底止中期純利按年跌14%至9.12億元,當中計及6.75億元的股東應佔物業之淨重估虧損;基本純利則按年跌8.5%至15.87億元,主要是租賃營業溢利下降及財務費用上升;每股基本盈利0.33元;中期息派12仙不變。

同系恒隆集團(00010)截至6月底中期純利6.97億元,按年跌21.5%,計及4.94億元的股東應佔物業之淨重估虧損;基本純利按年跌7%至11.91億元,每股基本盈利87仙,中期息21仙不變。

中國儒意(00136)發盈喜,預計截至6月底止中期除稅後盈利約10億至12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淨虧損約1.2億元。期內,收入料約21億至23億元,按年升約14%至25%。

市場所見其他板塊表現不一,其中汽車捱沽,理想汽車(02015)新車發佈,股價低開9%,收市跌12.84%;比亞迪股份(01211)跌5.7%;小鵬汽車(09868)跌5.6%;蔚來汽車(09866)挫5.6%;吉利汽車(00175)收跌4.1%。

金融走低,滙控(00005)午後跌見97.2元,失守100元關口,全日報96.95元,跌3.81%;友邦保險(01299)跌0.73%;香港交易所(00388)跌1.72%;中國平安(02318)跌0.17%。

科網個別發展,美團(03690)跌0.93%;小米集團(01810)跌0.99%;騰訊(00700)跌1.08%;阿里巴巴(09988)跌2.9%。快手(01024)收市逆升0.4%。

國際油價高收,石油股走強。中國海油(00883)、中國石油化工(00386)及中國石油(00857)升幅介乎1.48至3.85%。

市場人士指,近日美匯略為走強,資金或有機會回流美國,港股短線會料牛皮反覆,但兩萬五關有不俗支持,中線恒指有望達13倍市盈率,挑戰27,500關。

(分題)中銀:中概股回歸中國市場料增

中銀證券指,隨着中美關係緊張,加上美國對中概股的監管日益嚴格,中概股面臨較大退市壓力,局勢促使大量中概股企業考慮回歸中國資本市場。

該行提到,中國政府通過政策支持,如註冊制及CDR(中國存托憑證)制度,建立多元化回歸路徑,為中概股回歸創造有利制度環境,不僅為企業提供法律保障,更幫助企業在資本市場重新獲得融資機會,並增強市場流動性。

中銀證券指,政策催化中概股回歸潮,港股或成首選港灣。就港股二次上市及雙重主要上市方面,許多已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選擇通過二次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的方式回歸港股市場。港交所的靈活機制、較低的上市門檻以及「同股不同權」政策,為中概股提供一個便捷、且具吸引力的回歸平台。

一些中概股通過私有化退市再通過港股或A股IPO實現回歸。這途徑使企業能擺脫美國監管壓力,且能借助香港資本市場獲得更合理估值、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同時,企業通過重組及優化戰略,提升市場競爭力。

該行認為,中資券商的跨境紅利,隨着中概股回歸浪潮的推進,中資券商將受益於跨境投行業務的增長,尤其是那些具備強大跨境能力的中資券商。此類券商通過為回歸企業提供資本運作服務,能夠獲取更多市場份額。投資者應關注這些券商在跨境業務上的擴展和盈利能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