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豐研究101:每孩每年3600元 育兒補貼官宣落地

分享

7月2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佈《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這是首次在全國全面向群眾發放現金補貼,具有開創性意義。

補貼物件和標準為: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至其年滿3周歲。育兒補貼按年發放,現階段國家基礎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需要指出的是,無論一孩、二孩、三孩,均可申領育兒補貼。

其中,對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滿3周歲的嬰幼兒,按應補貼月數折算計發補貼。對按照育兒補貼制度規定發放的育兒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在最低生活保障物件、特困人員等救助對象認定時,育兒補貼不計入家庭或個人收入。

一年3,600元的補貼金額引發關注,對此,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朱坤分析,發達國家的育兒補貼標準各不相同,總體上看,每孩每年獲得的補貼占該國人均GDP的比例通常在2.4%到7.2%之間。參考國際經驗,中國育兒補貼標準占人均GDP的比例相對比較合理。

此前各地已陸續發佈地方育兒補貼政策,據國家衛健委2024年10月28日發佈的資料,全國已有23個省份在不同層級探索實施生育補貼制度。最新的《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各省份要做好銜接規範。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954萬人,比2023年的902萬略有增加。綜合2024年的死亡人數(1093萬人)來看,中國的人口總數連續三年下降。

《實施方案》明確了總體要求和四個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要做到堅持改善民生、惠民利民,有效降低家庭生育養育成本;二是堅持統籌銜接、保障公平,與現行民生政策相銜接,確保符合條件的嬰幼兒平等享受補貼;三是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籌考慮人口發展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合理確定補貼範圍和標準,確保財政可負擔、政策可持續;四是堅持安全規範、簡便易行,嚴格資格審核,規範發放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確保資金安全,切實把好事辦好。

育兒補貼預計產生什麼效果?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教授宋健介紹,從國際經驗來看,較早進入低生育社會的發達國家大多採取了發放育兒補貼的方式進行生育支援。在微觀層面,育兒補貼對不同家庭生育的促進作用存在差異,但從宏觀層面來看,總體上有利於提升生育水準或防止生育水準進一步降低。

7月2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佈《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這是首次在全國全面向群眾發放現金補貼,具有開創性意義。

補貼物件和標準為: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至其年滿3周歲。育兒補貼按年發放,現階段國家基礎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需要指出的是,無論一孩、二孩、三孩,均可申領育兒補貼。

其中,對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滿3周歲的嬰幼兒,按應補貼月數折算計發補貼。對按照育兒補貼制度規定發放的育兒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在最低生活保障物件、特困人員等救助對象認定時,育兒補貼不計入家庭或個人收入。

一年3,600元的補貼金額引發關注,對此,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朱坤分析,發達國家的育兒補貼標準各不相同,總體上看,每孩每年獲得的補貼占該國人均GDP的比例通常在2.4%到7.2%之間。參考國際經驗,中國育兒補貼標準占人均GDP的比例相對比較合理。

此前各地已陸續發佈地方育兒補貼政策,據國家衛健委2024年10月28日發佈的資料,全國已有23個省份在不同層級探索實施生育補貼制度。最新的《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各省份要做好銜接規範。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954萬人,比2023年的902萬略有增加。綜合2024年的死亡人數(1093萬人)來看,中國的人口總數連續三年下降。

《實施方案》明確了總體要求和四個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要做到堅持改善民生、惠民利民,有效降低家庭生育養育成本;二是堅持統籌銜接、保障公平,與現行民生政策相銜接,確保符合條件的嬰幼兒平等享受補貼;三是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統籌考慮人口發展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合理確定補貼範圍和標準,確保財政可負擔、政策可持續;四是堅持安全規範、簡便易行,嚴格資格審核,規範發放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確保資金安全,切實把好事辦好。

育兒補貼預計產生什麼效果?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教授宋健介紹,從國際經驗來看,較早進入低生育社會的發達國家大多採取了發放育兒補貼的方式進行生育支援。在微觀層面,育兒補貼對不同家庭生育的促進作用存在差異,但從宏觀層面來看,總體上有利於提升生育水準或防止生育水準進一步降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