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奇:英諾賽科變身Nvidia概念股 GaN技術進AI及車用市場待爆發

分享

恒指重返25,000點後走勢反覆,「炒股不炒市」的趨勢愈見明顯,具備行業獨特性的個股更值得關注,其中從事氮化鎵(GaN)業務的英諾賽科(02577)尤為值得留意。該半新股於2024年底在港掛牌,為全球首家成功量產8吋硅基氮化鎵(GaN-on-Si)晶圓的企業,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氮化鎵IDM(整合元件製造商),在GaN半導體領域具備領先技術與產業規模,能提供涵蓋全電壓範圍的GaN-on-Si產品。集團專注於設計、開發及生產GaN分立器件、集成電路、晶圓及模組,產品廣泛應用於多個高增長領域,包括消費電子的快充與適配器、可再生能源的電池管理系統與工業設備、汽車電子的LiDAR系統,以及數據中心的電源裝置等。

月初,英諾賽科公佈與英偉達(NVIDIA)達成合作,推動800伏直流(800 VDC)電源架構於AI數據中心的規模化應用。該架構專為未來兆瓦級計算基礎設施設計,電壓較傳統標準大幅提升,相較54V電源在系統效率、熱損耗及可靠性方面具明顯優勢,有望支援AI算力提升100至1,000倍,並可能為Blackwell後繼AI晶片Ruben鋪路。集團第三代GaN器件在高頻率、高效率及高功率密度方面表現優異,為NVIDIA的800V架構提供從800V輸入至GPU終端、涵蓋15V至1,200V的全鏈路GaN電源解決方案,標誌其於AI計算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英偉達800V直流電源供應商名單中,英諾賽科是唯一來自中國的矽基解決方案新供應商,雖然名單中包括多間美國上市半導體公司,如全球第三大氮化鎵IDM企業Navitas(NVTS),但其主要合作夥伴台積電預計於2026年中關閉GaN代工廠,迫使轉向與PSMC合作,技術與產能存在不確定性,進一步突顯英諾賽科在IDM技術擁自主生產穩定性上的優勢,有利於擴展國際市場份額。

此外,英諾賽科於上月底宣佈與汽車電子系統領先供應商聯合汽車電子(UAES)成立氮化鎵技術聯合實驗室,共同開發小型化、輕量化且高效的電動車電源與動力系統。聯合電子是Robert Bosch與上汽集團旗下中聯汽車電子的合資企業,成立逾30年,在中國汽車發動機控制單元及動力總成系統市場佔有重要份額,此次合作有助英諾賽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一步拓展部署。

集團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去年相關收入大增1.2倍,其中海外收入佔比按年提升5.5個百分點至15.3%,反映其產品獲得更多國際客戶認可。其中,集團GaN產品收入按年增長88%,GaN晶圓收入亦上升34%,分別佔總收入約44%及25%。除消費電子收入按年增長五成外,車規產品與AI電源模組出貨量更分別飆升近10倍及7倍。透過擴產、提升產能利用率及加強成本控制,集團成功大幅改善期內毛利率,將毛損率由同期的61.1%收窄至19.5%,年內虧損亦見減少。

值得留意,英諾賽科於上月宣佈配股,籌約5.5億元資金,將用於產品升級及新技術研發等用途。截至2024年底,集團的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分別提升至2.5倍及2倍,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15.25億元人民幣。配股完成後,財務狀況更趨穩健,相信短期內將再無集資需要。英諾賽科在GaN領域具備領先技術,積極參與AI與新能源汽車兩大高速成長產業,除鞏固既有地位,亦有望拓展國際市場。隨著產能提升,規模效應將有助降低成本,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國投證券分析員張嘉奇
本人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