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需股康師傅(00322)與百勝中國(09987),都分別公佈了中期業績與第二季業績,互見增減,也反映了PEST模式中,S所代表的社會因素在中國的變化。
康師傅半年純利22.7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0.5%,收入為400.92億元人民幣,按年跌2.7%,期內,毛利率按年升1.9個百分點至34.5%。業務分部方面,方便麵(即食麵)業務收益跌2.5%至134.7億元人民幣,飲品業務收益亦跌2.6%至263.6億元人民幣。明顯盈利主要並非來自營業增長,而是節流成功,邊際利潤改善。
康師傅是國內方便麵市場的領導者,市佔率約45%,但近年飲品已逐漸成為業務火車頭,佔總收益65.7%。國內的方便麵市場,近年深受外賣興起影響,銷量正逐年萎縮,網上甚至有人認為,是外賣淘汰了杯麵。有數據顯示,外賣市場規模每增加1%,速食麵消費量減少0.0533%。
至於主要經營餐飲的百勝中國,卻受惠於外賣平台。近日三大平台內捲,令各自的下單量升至歷史新高,餐飲業的營業額亦自然水漲船高。百勝中國截至今年6月底,門店總數達16,978家,當中肯德基佔12,238家、必勝客佔3,864家。第2季淨新增門店336家,其中加盟店淨新增89家,佔比26%,可見業務仍在擴張。本年第二季業績顯示,經調整淨利潤按年增長1%至2.15億美元,每股盈利增長5%至0.58美元。其中公司外賣業務按年增長22%,已約佔公司餐廳收入45%,並帶動整體業績表現。
康師傅與百勝中國的業績,正好顯示出外賣平台興起的社會大環境下,在生意上各自分別承受的衝擊與收益。康師傅致力於節流,不派中期息;中銀國際指其2025年預估股息率可逾7%,維持「買入」評級,摩根大通更給予「增持」評級。至於百勝中國則仍在開源,每股派第二季現金股息24美仙,亦獲野村給予「買入」評級。作為投資者,宜跟趨勢走,取易不取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