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承:特朗普關稅談判與美俄會晤 對中國及香港經濟的短期影響分析

分享

近期,特朗普的關稅談判進展看似順利,並且即將與普京進行會晤,這兩大國際政治經濟動態引發了全球關注,尤其是對中國及香港地區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備受矚目。

先看關稅談判方面,中美之間的關稅博弈經歷了多輪起伏。此前特朗普以所謂「對等關稅」之名,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貿易夥伴加征關稅 ,嚴重破壞了國際貿易秩序,全球金融市場也因此劇烈動盪。不過,後續雙方通過平等對話、談判協商,發佈聯合聲明延長「關稅休戰」,暫停實施部分關稅,這使得兩國經貿關係走向「階段性緩和」。

從中國內地來看,這一緩和態勢帶來了一定積極影響。對出口企業而言,關稅的穩定甚至部分減免,意味著訂單可能增加,企業經營壓力得以緩解。此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行業,如機電、紡織等,有望在穩定的貿易環境中恢復和拓展海外市場份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也能隨之受益,帶動就業和相關服務業發展。

而香港作為重要的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與內地經濟聯繫緊密,同時自身也是單獨關稅區,在貿易方面有獨特地位。美國加征關稅時,「香港製造」輸美產品價值在香港整體對外貿易中占比不到1%,直接影響相對較小。並且香港早已實施供應鏈多元化戰略,在東南亞等地建立生產基地,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 。從轉口貿易角度,雖然內地經香港轉口至美國的貨品被加征關稅,但香港已與超20個國家簽訂雙邊貿易協定,轉口貿易能力持續增強,2017 至 2024年間,對東盟等新興市場出口增長顯著,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對美貿易縮減的影響。隨著中美關稅談判緩和,香港作為貿易中轉樞紐,有望迎來更多轉口業務,貿易相關的倉儲、物流、金融服務等行業也會隨之繁榮。

再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會晤,此次會晤雙方圍繞的核心議題大概率包括俄烏衝突以及雙邊經貿等問題 。對於中國經濟,在能源領域,中國是俄羅斯能源的重要進口國。若美俄會晤能改善關係,美國放鬆對俄制裁,俄羅斯能源出口環境改善,可能增加對中國的能源供應,穩定能源價格,這對中國能源安全和相關產業成本控制意義重大。但如果會晤不順利,美國加大對俄制裁,甚至揮舞「次級關稅」大棒,可能擾亂中俄能源合作,影響中國能源供應穩定性,相關產業成本也可能上升。在貿易領域,若美俄走近,可能在全球貿易格局中形成新的力量組合。美國或許會試圖拉攏俄羅斯在一些貿易規則制定上對中國形成壓力,中國可能面臨更複雜的貿易規則博弈環境。

香港經濟在這種情況下也會受到間接影響。如果全球貿易規則因美俄關係變化而調整,香港作為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地區,貿易企業需要重新適應新規則,增加運營成本和不確定性。若美俄關係緩和帶動全球經濟復甦,香港金融市場可能吸引更多國際資金流入,推動金融行業繁榮;反之,若美俄關係惡化引發全球經濟動盪,香港金融市場也難以獨善其身,股市、匯市可能出現波動。

特朗普關稅談判進展以及與普京的會晤,在短期對中國及香港經濟影響利弊交織。中國和香港需要密切關注國際形勢變化,充分利用積極因素,做好應對潛在風險的準備,通過政策調整、產業升級、市場多元化等策略,保持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俊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