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鐵珊:中國平安核心金融引擎保持穩定推進力 財產險業務展現降本增效成果

分享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潘鐵珊先生表示,中國平安(02318)截至2025年第一季,呈現「利潤表承壓、營運表穩健、價值面爆發」的鮮明反差,凸顯轉型深水區的韌性與轉折。期內集團營收2,328億元人民幣,按年下降5.2%,歸母淨利270億元則因資本市場公允價值虧損218億元及一次性減值而下滑26.4%,但剔除短期波動後的歸母營運利潤仍錄得379億元,按年增2.4%,顯示核心金融引擎仍保持低速但穩定的推進力;總資產突破13.18萬億元新高,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達2,432億元,按年暴增224.5%,充沛的「活水」為後續投資與分紅奠定厚實安全墊,並支撐公司繼續維持5.7%的高股息率。

真正令市場驚豔的是負債端「質與量」同步飛躍。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NBV)達128.91億元,按年大增34.9%,遠超市場預期;NBV Margin更大幅提升10.4個百分點至32%,反映公司對高價值保障型產品的聚焦見效。渠道改革進入收成期:銀保渠道借力國有大行深度合作,NBV按年激增170.8%;社區金融在全國93城佈點131個服務中心,精英團隊2.4萬人推動該渠道NBV大增171.3%;傳統代理人雖數量降至33.8萬人,但人均產能提升14%,隊伍「量縮質升」帶動單位戰鬥力顯著增強。

財產險業務亦展現降本增效成果。平安產險原保費收入穩步增長,綜合成本率大幅優化3個百分點至96.6%,承保利潤改善明顯;科技賦能降低理賠與運營成本,DeepSeek AI在車險定損、風控反欺詐場景的滲透率持續提升。與此同時,資產端在低利率環境下保持審慎,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5.92萬億元,首季綜合投資收益率1.3%,雖仍偏低,但公司已加碼高股息藍籌與長久期債券鎖定利差,並預留彈藥等待權益市場回暖。

更長遠的增長引擎來自「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生態。截至3月末,集團個人客戶近2.45億,其中63%已使用醫療或養老服務,該批客戶客均資產達6.12萬元,為非使用者的4倍;上海、深圳等地高端養老社區將於下半年陸續開業,居家養老服務已覆蓋75城,超19萬名客戶獲得服務資格,形成差異化護城河。在估值端,公司目前PE不足10倍、PB僅0.6倍,處歷史底部區間,疊加穩定高股息,為長線資金提供「進可攻、退可守」的罕見窗口,機構普遍預期隨資本市場情緒修復與改革紅利進一步釋放,中國平安有望迎來盈利與估值增長。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潘鐵珊先生認為,可考慮於53元買入,上望60元,跌穿48元止蝕。

潘鐵珊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

本人沒有持有相關股份,本人客戶持有相關股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