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全接觸:NVIDIA的增長邏輯 AI基礎建設的霸主之路

分享

NVIDIA的核心成功在於其廣覆蓋、高門檻的AI基礎建設佈局。從最初聚焦GPU,轉變為全面支撐AI訓練與推理的平台,其策略涵蓋硬體、軟體與生態協同三大領域。
硬體:Blackwell架構及其多樣化產品組合(如B100、B200、HGX B200、NVL72等)滿足雲端與資料中心不同AI工作負載需求。
軟體:CUDA平台構建起強大的軟硬協同護城河,廣泛應用於科學運算與AI開發同時,NVIDIA的AI Enterprise、NIM微服務等進一步深化生態佈局。這種「提供基礎、讓夥伴定製」的策略模式,使NVDA的價值可被廣泛引用證明其獨特增長邏輯。
全球化戰略與AI擴張藍圖
CEO黃仁勳預見到未來五年AI基礎設施投資高達3至4萬億美元,而NVIDIA有望掌控其中70%的商機。同時,NVDA正與美國及全球合作夥伴共建AI超級計算工廠,未來四年計劃產出高達半兆美元的AI計算能力,凸顯其在地化與全球戰略雙線佈局。
在保持AI基礎設施領導地位之外,NVIDIA正瞄準下一波主戰場–機器人與自駕。CEO明確指出,機器人是一個「涉足兆美元」級別的新戰場,標誌著公司從芯片製造商向整體AI基礎建設供應商的角色轉變。
儘管受到美中地緣政治與出口限制的影響,例如H20晶片中國訂單受阻,但NVDA的Q2 2025營收仍創新高,資料中心收入達411億美元,同比增長56%,且展望Q3預估達540億美元,展現強勁動能。
國內AI芯片新秀寒武紀的可比性
近日,寒武紀(688256.SH)由於業績大幅增長,令市場人士將寒武紀與英偉達作出比較。寒武紀是中國第一家商用AI芯片的企業,其早期產品如Cambricon-1A,在智慧型終端與雲伺服領域佈局,具備一定技術積累與生態基礎。其產品覆蓋雲、邊、端的推理與訓練芯片與平台,相比通用CPU/GPU更為專門化與高效。
2024年,寒武紀股價年漲達388%,成為A股最大漲幅者之一,反映市場對其AI芯片潛力的強烈看好。但財務面,寒武紀營收規模遠小於NVIDIA,同期NVDA已創造數千億美元規模營收,而寒武紀市場佔比僅佔中國約3%、於全球的市場佔比更不足1%。
有評論指出,寒武紀在中低階芯片領域達到市銷率(PS)8倍。雖然具備自主NPU架構與軟硬整合能力,寒武紀目前仍未涵蓋高階GPU類別市場。此外,技術與客戶集中度高、股價與財務表現尚未充分匹配之間,仍面臨「想像vs現實」的挑戰。
NVIDIA的可持續增長,更多來自「AI工廠化」,把AI訓練/推理能力以標品化、模組化方式交付(機櫃級NVL72、整機櫃、液冷方案),讓需求從單卡升級到機櫃/機房CAPEX。這種上行空間,非純「賣晶片」可比。
相比之下,寒武纪代表中國AI芯片自主的希望,具備政策與技術背書,但在資本市場與全球規模上仍需時間發酵。
目前,寒武紀只能說是萌芽中的力量,寒武紀2025 H1收入與利潤大幅轉正,媒體與研報歸因於本土大模型推理採購升溫與大型互聯網公司「去依賴」策略,並計劃再融資擴研發。當然,寒武紀絕對有潛力成為國內版本的關鍵角色,然而,它仍需要更大業績支撐、更廣技術應用,與更加多元市場驗證,才能走得更遠。

撰文:美股上市公司iO3(NASDAQ:IOTR)投資者關係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