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歡:中國中冶 海外業務增勢強勁

分享

中國中冶(01618)隸屬於中國五礦,作為特大型建築央企,擁有70餘年輝煌曆史。其淵源可追溯至1948年東北地區解放前鞍鋼、撫礦的護廠隊與修造部,在參與鞍鋼修複建設時組建了新中國首批冶金建設隊伍,此後又承擔國內幾乎所有大中型鋼鐵工程建設任務,逐步建立起自身科研、勘察、設計及施工隊伍,堪稱中國鋼鐵工業的開拓者與主力軍。

公司公佈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公司經營總體穩定下來,實現新簽合同額5,482.02億元(人民幣,下同),營業收入2,375.33億元,利潤總額52.79億元,其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0.99億元。

從財務數據看,營業收入較2024年上半年的2,988.42億元減少613.09億元,降幅達20.52%;利潤總額較2024年上半年的56.81億元減少4.02億元,降幅7.0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較2024年上半年的41.50億元減少10.51億元,降幅25.31%;基本每股收益為0.09元,低於2024年上半年的0.11元。資產總額於2025年6月30日達8,574.06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8,080.16億元增加493.90億元,增幅6.11%;股東權益於2025年6月30日為1,805.99億元,較2024年12月31日的1,823.36億元減少17.37億元,降幅0.95%;新簽合同額較2024年上半年的6,777.97億元減少1,295.95億元,降幅19.12%。

儘管部分財務指標有所下滑,Q2單季營業收入為1,152.6億元同比降22.59%;歸母淨利潤14.92億元同增1.43%;扣非後歸母淨利潤7.2億元同增30.88%,Q2增速轉正,環比大幅提速,主要受益於毛利率提升以及減值損失減少,公司發展韌性卻逐步顯現。

主業優勢更為突出,落實國務院國資委部署,以冶金工程、有色與礦山工程優勢業務為核心主業,深挖存量、拓展增量,上半年核心主業新簽合同額1,202億元,占比提升至21%,業務結構優化邁出堅實步伐,核心功能持續增強。

國內外市場協調發展,國內加大熱點區域佈局,雄安新區中標項目數量與金額均居參建央企第二位;海外市場積極拓展,注重長期深耕與屬地化經營,上半年新簽合同額577.5億元,同比增長32.6%,增長勢頭強勁。

海外業務實現突破,新簽巴西淡水河谷Tecnored熔融還原煉鐵項目,開創低碳煉鐵技術海外項目先河;晉南中東礦業阿曼蘇哈爾選礦項目EPCM,開創國際礦業合作新模式。礦產資源有力支撐發展,上半年完成新增資源量鎳24.5萬噸、鈷2.3萬噸,找礦持續突破,三座在產礦山滿產滿銷,實現利潤總額5.5億元,同比增長26.2%。

此外,錫亞迪克銅礦項目巴基斯坦相關審批程序已全部申請並基本獲批,阿富汗艾娜克銅礦正加快推進可研論證、進礦道路建設等前期準備工作,上述兩座礦山投產後,資源板塊業績貢獻有望顯著增厚,提升價值重估期望。業績公佈後,市場反應積極正面,紛紛提升評級,值得期待。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且未持有上述股票。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策略,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