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承:甲骨文核爆AI時代 81歲埃里森如何改寫財富與科技規則

分享

2025年9月10日,一場席捲全球的財富地震震撼了美股市場:甲骨文(Oracle)創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以3,930億美元的身家,超越馬斯克,登頂全球首富。這位81歲的商業傳奇,憑藉對AI時代的精準洞察與大膽佈局,改寫了科技與財富的遊戲規則。他的成功不僅是個人傳奇,更揭示了AI時代的生存法則與未來藍圖。

押注AI算力 從數據庫霸主到「數字石油」巨頭

當全球科技巨頭競相追逐AI模型的桂冠時,埃里森早已將目光投向更底層的算力基礎設施。他敏銳地意識到,AI的未來不在於算法的華麗,而是算力的支撐,這是AI時代的「數字石油」。2025年7月,甲骨文與OpenAI簽署了一份為期5年、價值3,000億美元的超級合同,為下一代大模型GPT-5提供4.5吉瓦的數據中心算力支持。這筆交易不僅為甲骨文帶來3,170億美元的單季新增訂單,更讓其未完成履約義務(RPO)飆升至4,550億美元,提前鎖定了未來AI算力市場的半壁江山。

埃里森的策略並非簡單的算力堆砌,而是將甲骨文的數據庫技術與AI生態深度融合:

向量化數據庫,實現與ChatGPT、Gemini等大模型的無縫對接,數據處理效率提升50%;高效數據中心,千兆瓦級數據中心的單機架成本僅為競品的1%,訓練效率超越AWS達30%;全棧生態,整合英偉達GB200與AMD MI300芯片,打造涵蓋IaaS、PaaS、SaaS的閉環算力生態。

這一「賣鏟子」的策略讓甲骨文雲業務收入同比激增28%,年化收入直逼1,440億美元,徹底重塑了其在科技行業的地位。

併購狂潮 用資本編織跨界帝國

埃里森被譽為「併購狂魔」,他深知在快速變化的科技世界中,併購不僅是擴張的工具,更是創新的催化劑。2025年,甲骨文完成了三項改變行業格局的關鍵收購:

60億美元收購派拉蒙,通過整合CBS、MTV等媒體資產,甲骨文打造了「內容+算力」的全新生態,為AI生成內容提供了獨特優勢;103億美元併購Sun Microsystems,獲得Java語言和SPARC芯片技術,為甲骨文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奠定了堅實根基;控股夏威夷拉奈島,將這片島嶼98%的土地改造成富豪專屬的AI測試與度假勝地,為高端AI應用場景提供了私密環境。

這些看似跨界的投資,實則構建了一張橫跨科技、媒體與地產的生態網絡。埃里森曾說:「真正的創新,是將看似無關的珍珠串成一條價值連城的項鏈。」這句話正是他併購哲學的生動寫照。

政商聯動 白宮與硅谷的完美平衡

埃里森的成功不僅源於商業眼光,更得益於他對政商關係的精妙掌控。他以敏銳的政治嗅覺,將甲骨文定位為政府與科技之間的橋樑:

政府訂單的收割機,甲骨文贏得了美國「星際之門」計劃中37個數據中心的建設合同,總額超過5,000億美元;白宮科技顧問,埃里森深度參與特朗普政府的AI戰略制定,推動了《國家算力法案》的立法,為甲骨文在政策層面贏得了先機;遊說力量,每年投入2.3億美元遊說國會,確保稅收優惠和數據主權政策的傾斜。

這種政商聯動的策略,讓甲骨文在政府雲業務市場無往不利。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政府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7%,成為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商業智慧 81歲傳奇的逆襲秘訣

埃里森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數十年商業智慧的結晶。他的四大策略成為AI時代的教科書:

反潮流決策,當馬斯克All in火箭與電動車時,埃里森選擇專注於AI算力基礎設施,押注「賣水」而非「淘金」,最終贏得了市場爆發的紅利;長期主義,自1977年創立甲骨文以來,埃里森堅持每年將15%的利潤投入研發,累計投入超過3,200億美元,構築了技術護城河;人才驅動,通過設立「AI創新沙盒」,允許工程師將20%的時間用於探索顛覆性技術,成功提升了GPT-5訓練效率40%;風險控制,通過收購Sun、PeopleSoft等企業,甲骨文將負債率控制在25%以下,為AI時代的豪賭儲備了充足彈藥。

AI時代的啟示 算力即王權

埃里森的登頂不僅是個人財富的勝利,更揭示了AI時代的生存法則:

算力即霸權,AI競爭的核心在於電力與芯片。甲骨文4.5吉瓦的數據中心,相當於三峽電站的年發電量,成為其制勝關鍵;生態制勝,從數據庫到雲計算,甲骨文構築了難以撼動的技術壁壘;跨界融合,將媒體、地產等傳統產業轉化為AI基礎設施,開闢了新的價值增長點。

當全球還在爭論AI倫理與監管時,埃里森用行動證明:掌握算力基礎設施,才是穿越經濟週期、贏得未來的終極答案。他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句話「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親手創造它。」這正是這位81歲商業巨擘的信念,也是他改寫AI時代規則的真諦。

作者:王俊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