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牛氣沖天,出現持續升浪,實屬近年罕見,更促使滬綜指數創下10年新高,A股總市值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外界普遍認為,內地A股已踏入牛市,預料未來將吸引更多內地投資者及外資參與A股市場。正因如此,相較港股市場,A股市場起步較晚,如今終於發力「轉勢」。部分投資者擔心內地資金會留守國內,令南下「北水」力度減弱,外資亦可能轉投A股,間接影響港股未來走勢。然而,此言論暫未兌現。本周在A股氣勢如虹的帶動下,港股連續三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額超過3,000億元,北水仍是主要推動力。恒生指數在本周一(8月25日)終於打破近日悶局,高見25,913點,收報25,829點,創2021年10月以來新高。港股一洗過去四年的頹風,升勢超越全球主要股票市場,成功擺脫「金融遺址」的污名。
未來能否兌現「內地股市造好反不利港股」的預測,投資者需密切留意北水力度是否減弱。港股突然打破沉默、重展升浪的原因,除了內地股市一掃頹風外,另一關鍵因素是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Jackson Hole全球中央銀行年會「放鴿」,大幅提升9月減息可能性,推動美股創下新高,亦帶動港股表現。
筆者認為,內地A股在距離2015年股災近10年之際,迎來「報復式反彈」。這次反彈理性且有序,呈現「慢牛」走勢,與2015年「盲牛」亂衝亂撞後引發股災的情況不同。投行普遍認為,A股暫未見「泡沫」風險,對中資股前景一致看好。內地股市此輪升浪,源於去年及今年國家連環推出救市措施,特別是激活資本市場的力度最為顯著。如今股市谷底反彈,顯示政策效果顯現,市場釋放大量資金,湧入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3.14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次高。此外,人民幣匯率亦表現強勁,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升穿7.15關口,為近10個月最強勢。人民幣匯率走強進一步印證救市措施的顯著成效。在多項利好因素支持下,外界認為A股升浪僅是起步,言之有理。
回看港股,即使A股近日節節上升,港股走勢卻相對含蓄,原因或是港股累積一定升幅後,沽壓加重。即使是對港股青睞有加的「北水」,在高位不破的情況下,亦持續減持,出現「淨流出」現象。因此,在缺乏自身推動力的情況下,投資者不宜過分進取。但鑑於港股成交近日急增,即使「不看好,暫亦不宜看淡」。未來走勢或許「成也A股,敗也A股」。例如昨日(8月27日),上證指數在收市前急跌近70點,港股跌幅隨即加劇,下挫逾300點,跌至接近25,100點水平。適逢期指即將結算,月底前波幅料將較大,明確方向或需待9月。港股近日成交顯著急增,本周每日成交額持續超過3,000億元,若能保持此勢頭,港交所(00388)無疑是最大受惠者,其股價有望水漲船高。建議投資者密切留意,在市況趨穩下,港交所股價有望挑戰500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