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布局: 港股是「反覆向上」格局

分享

上星期,整個市場都在觀望聯儲局(Fed)主席鮑威爾於上周五(22日)在傑克森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的演說,究竟是「放鴿」還是「放鷹」?投資人迫切想知道,聯儲局是否會在今年9月就「重啟降息」周期?

聯儲局(Fed)7月公布的會議紀錄顯示,大多數官員對「通脹上行風險」的擔憂,更甚於「就業市場疲軟」。這也讓市場對美國於9月「大幅降息」的預期持續降溫。

另一方面,儘管騰訊(00700)業績勝預期,港股卻呈現「高開低收」的格局;同時,A股屢創新高也未能帶動港股回升,加上港元拆息(HIBOR)走高為港股帶來壓力。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市場對港股普遍採取觀望態度。

然而,中港兩地股市上周五(22日)在鮑威爾講發表重要講話前偷步炒上,當恒指向上升穿短期阻力25,260點,筆者已預期隨後港股升勢有機會加速挾上,並預早提醒戰友追入短期Long Call爆港股爆上。

上周五(22日)晚,鮑威爾忽然轉軚「放鴿」,表示就業市場下行風險正在上升,未來有機會出現裁員人數大福增加,以及失業率上升的情況,為防止經濟衰退與就業市場惡化,聯儲局或需要調整政策立場,與通脹取得平衡,暗示要減息放寬政策限制性,打倒早前公布的7月「偏鷹」議息會議紀錄。

美國9月減息機率在鮑威爾講話前約為7成,其後急升至近9成。上周五(22日)晚10點後,美債息及美匯急插,美股三大指數飆升。在鮑威爾「放鴿」暗示9月可能降息,以及中國中央再次出手整治「反內捲」這兩大利好因素帶動下,中港股市於本周一(25日)大幅裂口高開,恒指一度重上近4年高位,盤中最高見25,918點。

其後,不少大行或券商後知後覺地對中港股市轉趨樂觀,認為中港股市估值仍屬合理、內地居民儲蓄正加速轉入A股,而港股也有望跟隨A股強勢強勢追落後,加上DeepSeek上線新版本V3.1利好市場氣氛,恒指有望挑戰26,000點或更高水平。

然而諷刺的是,就在市場情緒轉趨樂觀之際,中港股市卻出現「破頂後回落」的走勢。資金不但趁高位鎖定利潤,隨後在內地券商收緊融資比例、美團(03690)業績遜於預期等利淡消息拖累下,跌勢逐漸加重。恒指自本周一(25日)高位25,918點計算,至本周四(28日)盤中低點24,808點,累計跌幅已超過1,100點。

事實上,筆者已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恒指容易出現「破頂後回落」的狀況。港股過去多年在26,000點以上累積了大量「蟹貨」,要持續出現強勁升勢並不容易。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實施「零利率」與「無限量化寬鬆(QE)」,港股約從21,500點開始見底回升。隨後中國最早控制疫情、率先經濟復甦,在內地經濟高速增長及南下資金大舉湧入的背景下,港股才得以於2020年底站穩26,000點,並於2021年初一舉攀升至31,183點高位。

目前美國遠未恢復到「零利率」水平,中國也遠未回到高速經濟增長階段,港股要在26,000點以上持續上漲,注定困難重重。在美國減息方向明確,以及內地出台救經濟政策所帶動的市場憧憬之下,港股似是「反覆向上」格局,而非非理性地持續強勢大漲。

面對這種市況,「高沽低渣」是最好的策略,高追宜審慎,回落反而要把握趁低吸納的機會。策略上,繼續上周指示,恒指回落至24,900點以下,逢插就撈,以足夠現金接貨的方式,分注Short Put 高Beta的科網版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