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中帶干貨:嗶哩嗶哩2024年回顧 走在收縮與轉型的十字路口

分享

2024年對嗶哩嗶哩((09626)「B站」)而言,是一個調整與自我修復的年份。面對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廣告市場承壓以及遊戲業務表現不振,公司選擇在降本增效、強化核心內容生態和探索商業化模式上尋找突破。從年報數據來看,雖然總收入保持增長,但結構性挑戰仍在,盈利能力尚未根本改善。

2024年,B站實現淨收入2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其中,廣告業務貢獻最大,收入達76億元,同比增長21%,首次成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遊戲業務收入下滑至48億元,同比下降11%;增值服務收入70億元,同比持平;電商及其他收入34億元,同比下降7%。

全年毛利約46億元,毛利率保持在20%左右。經營虧損約44億元,同比收窄約14%。經調整後淨虧損為29億元,較2023年減少21%。這表明公司在控制成本、提升效率方面有所成效,但仍未能擺脫持續虧損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平均月活躍用戶數(MAU)達到3.7億,同比增長5%;日活躍用戶(DAU)達到1.05億,同比增長6%。用戶規模依舊穩健,且人均日均使用時長超過96分鐘,顯示其核心社區黏性仍然強勁。

業務結構:廣告成新支柱 遊戲遇瓶頸

B站的收入結構在2024年出現了明顯轉折。

廣告業務:受益於視頻信息流產品的優化及中小商家需求的提升,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兩成,佔比提升至33%,成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這一變化標誌著B站正在逐步擺脫對遊戲的依賴。
遊戲業務:持續低迷。核心自研遊戲表現不佳,新遊戲推出節奏放緩,導致收入同比下降11%。儘管公司仍在研發多款新作,但短期內難以扭轉下滑趨勢。
增值服務:包括大會員與直播打賞,收入70億元,與去年持平。大會員數達到2,170萬,同比增長6%,但付費率增速放緩。
電商及其他:收入34億元,同比下降7%,反映出消費需求疲弱及平台電商競爭激烈。
總體來看,B站的商業化正逐步向廣告與會員靠攏,但遊戲與電商的疲弱拖累了整體增速。

中國在線視頻與內容社區市場正進入深度整合階段。短視頻平台持續瓜分用戶時間與廣告預算,長視頻與綜合性社區平台面臨雙重壓力。與抖音、快手相比,B站的優勢在於年輕用戶群體及二次元文化社區氛圍,但這一細分市場的天花板漸趨明顯。

同時,廣告主更加注重投資回報率,廣告投放呈現向頭部平台集中趨勢。B站必須在數據精細化運營、AI推薦以及商業閉環上追趕行業標桿。遊戲方面,監管環境趨於穩定,但市場競爭依然激烈,B站亟需打造爆款遊戲以重建增長動能。

未來計劃:提質增效與AI賦能

從主席報告和管理層討論可以看出,B站未來的發展方向將聚焦於以下幾點:

一是持續降本增效,控制營銷開支與研發投入,優化人員架構,力爭進一步收窄虧損。二是廣告業務深化,強化算法推薦與數據挖掘,提升廣告投放效率,吸引更多中小型商戶,爭取廣告業務在未來兩年佔比超過40%。三是遊戲業務重建,計劃推出多款自研及代理遊戲,重點押注二次元IP與多平台發行,希望恢復該板塊的增長。四是會員與社區生態,進一步提升大會員體驗,加強與優質UP主的合作,保持社區的高黏性與內容多樣性。五是AI與技術應用,探索將人工智能應用於內容分發、視頻創作輔助及虛擬主播領域,提升平台效率與內容多元性。

2024年,嗶哩嗶哩在「穩住用戶、控制成本、優化結構」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廣告業務超越遊戲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是其商業模式轉型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公司仍需面對兩大挑戰:其一,盈利能力尚未建立,持續虧損將制約資本市場信心;其二,核心遊戲業務表現不振,影響了增長的想像空間。

整體而言,B站已經走過了「一味追求規模」的階段,正在進入「追求質量與盈利」的新週期。若能在廣告與會員業務上進一步放量,同時推出具影響力的遊戲產品,B站仍有望在未來兩至三年實現盈虧平衡,並在內容社區平台的激烈競爭中站穩腳跟。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成報立場及不構成銷售建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