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凍奶茶走甜!」當茶餐廳裡街坊們邊睇樓盤廣告邊討論拆息走勢時,銀行同業拆息已經悄悄從暑假前的「蜜月期」不足1厘,飆升到九月近4厘水平。這杯越飲越苦的「息率奶茶」,正好折射出第三季二手居屋市場的眾生相,新居屋53日清貨的狂歡背後,二手市場正在上演一場靜悄悄的資產保衛戰。
土地註冊處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全港二手居屋買賣登記錄得1,240宗,較第二季跌9%,但此跌幅原來是近3年來最輕微。更妙的是,成交金額雖然縮水6.6%至48.42億元,但平均樓價卻逆市衝上390.5萬元,創出三季新高。這種「量跌價升」的格局,就像人氣餐廳的飯盒,賣得少咗但堅持唔減價,背後是對市場需求的十足底氣。
拆開區域觀察更精彩:九龍區成交插水14%,新界跟跌9%,但港島區居然逆流而上,升4%。這種「南熱北冷」的現象,令人想起彌敦道與筲箕灣街市的人流對比。至於屋苑表現更是戲劇性,青衣青華苑如同黑馬狂奔,成交量激增80%;而傳統熱選九龍灣麗晶花園雖然守住「成交王」寶座,但已經要面對12%的跌幅。
今期施政報告加推1,000個白居二配額,就好似街市突然多了特價餸菜,肯定會引發新一輪搶購潮。加上股市之前一度重上二萬七,財富效應接力,美國減息預期持續,這些利好因素就像茶餐廳加送凍飲,確實會刺激買家「的起心肝」入市。
展望第四季,隨著新居屋揀樓潮退卻,市場積壓的購買力好大機會爆發。地產經紀們已經密鑼緊鼓準備迎接1,400宗的挑戰目標,這個數字比起現水平要再多13%,但絕非遙不可及。
居屋市場從來都是香港樓市最真實的寒暑表。當390萬元成為新常態,當拆息波動變成家常便飯,普羅市民依然用自己方式在樓市浪濤中尋找安樂窩。這種「愈戰愈勇」的香港精神,或許比任何樓市數據都更值得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