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全球旅遊市場延續2024年的強勁復甦勢頭,而攜程作為亞洲最大的在線旅遊平台之一,顯然是這波旅遊浪潮中最大的受惠者。根據公司最新中期業績,攜程上半年錄得營業收入2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16%,其中第二季度收入達14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淨利潤方面,第二季度攀升至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約26%,經調整後EBITDA達49億元,利潤率維持在33%左右,顯示公司在高增長同時保持穩健盈利能力。
攜程執行主席梁建章在報告中指出,旅遊業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催化劑」,並強調公司將持續加碼創新研發與入境旅遊市場投資,以鞏固長期競爭優勢。首席執行官孫潔亦表示,國際業務的高速擴張正推動攜程邁向全球化的新階段,特別是在入境旅遊和跨境預訂方面,增速顯著高於整體行業。
國際化推動收入結構優化
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攜程國際平台的總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60%,入境旅遊業務更錄得逾100%的年增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出境酒店與機票預訂量已達疫情前2019年的120%,反映中國出境旅遊需求全面回歸。這種結構性恢復,使攜程在國際市場的收入比重顯著提升,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分業務來看,住宿預訂收入達62億元,同比上升21%;交通票務收入54億元,同比升11%;旅遊度假收入11億元,上升5%;商旅管理收入6.9億元,上升9%。各項業務均保持雙位數增長,體現旅遊需求普遍復甦的趨勢。住宿業務仍為最大收入來源,占比約42%,而國際機票和酒店預訂成為推動增長的關鍵引擎。
從成本結構看,攜程持續保持費用控制能力。第二季度研發開支35億元,同比增長17%,佔收入24%;銷售與市場推廣費用33億元,佔收入22%;營業成本則為28億元,僅佔收入19%。這表明攜程在推進國際化與技術投資的同時,仍能保持良好的經營槓桿效益。
行業復甦與資本運作並行
在宏觀層面,全球旅遊市場的恢復與各國放寬簽證政策息息相關。世界旅遊組織(UNWTO)預計,2025年全球跨境旅遊人次將重回2019年的95%以上,中國作為最大出境旅遊市場之一,對亞洲地區的貢獻尤為突出。旅遊需求的快速釋放,使得在線旅遊平台(OTA)競爭加劇,攜程、Expedia與Booking Holdings等國際玩家紛紛加大投入。
攜程的優勢在於其全球品牌矩陣的協同效應。公司旗下的Trip.com、攜程、去哪兒及Skyscanner四大品牌分別覆蓋不同市場與語言,用戶覆蓋廣泛。2025年上半年,公司明顯加大入境市場推廣力度,吸引外國遊客使用中國目的地產品。這不僅帶動平台交易額上升,也為公司爭取更多航空公司與酒店供應鏈議價能力。
同時,公司在資本運作上保持積極。報告期內,攜程已根據早前授權計劃回購約700萬股美國存託憑證(ADS),涉資約4億美元,並於8月再批准新的回購計劃,授權額度達50億美元。這一舉措反映管理層對現金流與未來盈利能力的信心。截至6月底,公司持有現金及短期投資共941億元人民幣(約131億美元),資產負債表穩健,為未來擴張留足彈藥。
展望未來:創新、入境與資本回報三軌並進
展望下半年,攜程將繼續以「全球化+本地化」雙輪驅動策略推進業務增長。公司表示,將優先投資三個方向:
一是技術與AI創新,持續投入研發資源於智能客服、內容生成與個性化推薦系統,以提升用戶體驗與轉化效率;二是入境旅遊擴張,配合中國政府的「入境便利化」政策,加強與全球航空公司與目的地合作,吸引更多外國旅客;三是資本回報與股東價值提升,透過持續回購與成本控制,提升每股收益與市場估值穩定性。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成報立場及不構成銷售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