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達控股(01100)作為一家專注於帽業製造和貿易的企業,在2025年上半年展現出穩健的財務表現。根據最新中期業績數據,公司收益達到8.4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1%。這主要得益於製造業務的擴張,尤其是在孟加拉工廠承接因地緣政治和關稅變化而轉移的訂單。同時,盈利方面更為亮眼,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5,992萬元,按年大幅上升69.9%。這反映出集團在成本控制上的成效,例如透過精細管理提升營運效益,即使在新收購的荷蘭公司錄得短期虧損的情況下,整體盈利能力仍保持強勁。此外,公司維持穩定的派息政策,中期股息為每股3仙,與去年同期持平。這顯示出飛達控股在盈利增長的同時,注重回饋股東,現金流狀況相對健康。
飛達控股的業務前景樂觀,主要受惠於其靈活的全球生產網絡和對市場機遇的捕捉。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顏寶鈴表示,由於美國對墨西哥商品實施零關稅待遇,而部分東南亞國家關稅較高,導致訂單轉移至飛達的孟加拉和墨西哥廠房。目前手上訂單充裕,有信心明年整體訂單錄得雙位數增長。這一預期基於美國市場需求上升,以及集團在墨西哥的產能優化。雖然初期因文化差異影響產能,但現時已達正常水平,目標於2025年第四季實現收支平衡,並從2026年起貢獻盈利。
另外,集團獲墨西哥政府批準在邊境附近設立約1.5平方公里的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這將允許進口原料和成品暫免徵稅,減輕資金壓力並降低人力成本,預計2025年第四季動工,明年下半年營運,有助於加速交付並滿足客戶對快速供貨的需求。柬埔寨生產設施的籌備亦進展順利,預計2025年第三季投產,初始生產人數限制為1,000人,明年第三季年產能提升至1,000萬件。雖然柬埔寨人工成本較孟加拉高,但運輸時間和成本更低,提供額外優勢。而新收購的荷蘭公司雖然短期虧損,但其設計能力和貿易網絡為集團拓展全球業務注入競爭力。整體而言,飛達控股正積極應對地緣政治變遷,聚焦可持續增長,未來在帽業市場的份額有望擴大。因此,投資者可於1.4元分批買入,上望1.8元或更高的水平,而止蝕位則設於1.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