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承:聯準會展期美債本金支付 對全球股市的多面影響

分享

2025年10月30日,聯準會FOMC聲明自12月1日起對所有到期的美國公債本金支付進行展期,這項決策瞬間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焦點,其對美國乃至全球股市的影響廣泛而深遠。

對美國債市而言,此舉穩定了國債市場。國債到期本金展期意味著市場上美國國債的供給不會因大量本金兌付而突然增加,避免了國債價格大幅波動。從歷史經驗來看,當市場公債供給增加時,價格往往下跌,殖利率上升;而展期操作使得國債供需關係維持相對穩定,進而穩定了國債殖利率。這對美國經濟意義重大,穩定的國債殖利率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可預測的長期利率環境,利於企業規劃長期投資、個人安排房屋貸款等,促進經濟平穩運作。同時,這也反映出聯準會對美國財政狀況的支持,減輕了美國政府償債壓力,為政府進一步推行財政刺激政策提供了空間。

美國股市方面,短期可能出現波動加劇的情況。一方面,國債本金展期穩定了債市,降低了市場恐慌情緒,吸引部分資金從避險資產回流股市,推動股價上漲,尤其對利率敏感型的科技股和房地產相關股票是利好。另一方面,投資人也會擔憂聯準會此舉背後的深層原因,是否預示著美國經濟存在潛在風險才需要如此操作,這種擔憂可能引發部分資金謹慎撤離,導致股市下跌。長期來看,如果經濟在穩定的債市環境下逐步復甦,企業獲利改善,股市可望迎來上漲行情;但如果經濟未能如預期好轉,企業獲利持續受壓,股市上漲動力將不足。

再看中歐和香港股市。中國A股市場,受國內經濟基本面和政策影響較大,但聯準會此舉仍有一定間接影響。穩定的美國債市和股市,減少了全球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使得外資對新興市場包括中國市場的信心增強,可能吸引更多外資流入A股,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推動股價上升。此外,全球經濟環境的穩定也有助於中國出口企業的發展,進而提升相關企業的獲利水平,反映在股價上。

歐洲股市同樣受惠於全球金融市場穩定性增強。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其金融市場穩定對歐洲的貿易和投資環境有正面影響。歐洲企業的海外營收預期可能改善,帶動股價上升。同時,資金在全球資產配置中,會因美國債市穩定而重新調整對歐洲股市的配置,增加歐洲股市資金流入。

香港股市由於其特殊的金融地位,既受內地經濟影響,也與國際金融市場緊密相連。聯準會展期美債本金支付,穩定了國際資金流向,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能吸引更多國際資金流入,推動港股上漲。而且,內地經濟若因全球經濟穩定而受益,也會間接利好港股,因為許多在港上市企業與內地經濟聯繫密切。

聯準會對美國公債本金支付進行展期這項決策,對美國債市和股市以及中、歐、香港股市都將產生複雜且重要的影響。未來,投資人需密切關注美國經濟數據、聯準會後續政策以及全球地緣政治等因素,以準確掌握進出股市的機會與風險。

作者:王俊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