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金力永磁季度業績強勁 高技術壁壘成最大動能

分享

稀土再次成為全球貿易關係緊張的焦點,中國兩大供應商早前已提高了價格。這對於稀土永磁行業來說,無疑增添不少運營壓力。不過,從中國稀士永磁行業龍頭的金力永磁(06680)剛公佈的第三季季度純利5.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1.8%來看,料其可憑藉高技術門檻及長期合約鎖定,把握這次機遇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

首先,金力永磁的業務所處的位置是稀土加工中游領域,而其產品出口主要是用於新能源汽車及風電領域,並無涉及軍工領域。其中,在新能源汽車、風電、機器人與低空飛行器三大賽道中,合共貢獻公司逾80%營收,而三大領域都在2025迎來「需求爆發期」,形成拉動業績的「三駕馬車」。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升級,對應用於驅動電機的高性能釹鐵硼磁材需求持續增加。據預測,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高性能釹鐵硼磁材需求就會增加約5,000噸。目前,除了歐洲小國挪威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逾80%外,即使中國於2024亦只有48.1%,而其他主要發達國家如德英美日平均數17.6%,反映未來具有龐大增長空間。

另外,800V高壓平台車型正在改變磁材用量格局。一輛搭載800V高壓平台的純電車型,單電機磁材用量從傳統車型的0.8kg增至1.04kg,增幅達30%。需求擴容疊加產品結構升級,直接推動金力永磁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佔比從2024年中報的50%,提升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58%,成為第一大營收來源。

在風電領域,金力永磁的核心競爭力集中在「永磁直驅風機磁材」。隨著全球風電產業向「大型化、高功率」升級,風機單機容量從3MW向8MW,甚至12MW突破,磁材用量也隨之大幅增加。彭博新能源財經2025報告測算,單台風機磁材用量已從1.2噸增至3.0噸,增幅達150%。

至於在「新增長極」機器人+低空飛行器領域,雖然刻下收入佔比僅為單位數,但隨著科技普及潮持續,未來這兩大賽道的貢獻將不比新能源汽車和風電低。金力永磁通過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晶界擴散技術,將磁材磁能積提升至60MGOe(行業平均水準約57MGOe),成為國內少數具備人形機器人磁材供應能力的企業。

此外,金力永磁在風電磁材的「技術壁壘」顯著。大型風機需在-45℃至160℃的極端環境下穩定運行,對磁材的抗退磁能力、耐高溫性能要求極高,中小廠商難以突破。據測算,金力永磁風電磁材的產品溢價,較行業中小廠商高出18%至22%,正說明其技術門檻帶來了強大競爭優勢。

三大賽道均有亮麗的增長前景,金力永磁現價市盈率不高,值得留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