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潮 : 連環減息激活交投 Q4二手挑戰1.1萬宗

分享

在香港,樓市的故事始終是市民最關注的一台戲,不斷吸引著觀眾的目光。2025年第三季的二手私宅買賣登記達到9,909宗,雖然比前一季的10,175宗略微下降,但仍然是過去五季的第二高紀錄,讓人不禁想問:接下來的劇情將如何發展?

今年迎來的連月減息就像一劑魔法藥水,瞬間為市場注入了活力。利率的再次下調,讓買家如獲至寶,紛紛湧入市場,期待著在第四季挑戰1.1萬宗成交的目標。據土地註冊處的資料,第三季的成交總值雖然回落至717.21億元,但每宗的平均售價卻依然堅挺,保持在723.80萬元的高位,只微跌2.1%,這數字在過去五季依然中名列前茅,排第二。

在樓價的舞台上,各路角色展現出各自的魅力與掙扎。第三季的數據顯示,九個樓價組別中,六組遭遇滑鐵盧,三組則迎來曙光。特別是介乎5,001萬至1億元的樓價組別,成交量驟降24%,僅錄得38宗,彷彿跌入冰窖。而豪宅市場(1億元以上)也難逃這場寒流,成交量下降至19宗,顯示出高端市場在第三季並非主流。

不過,細價樓盤的表現卻依然亮眼,雖然400萬元以下的組別微減4%,仍錄得3,523宗的不俗成績。401萬至600萬元的中價樓盤則如同黑馬,成交量上升2%,而2,001萬至5,000萬元的市場更是如獲新生,增幅高達8%。

從地區的角度來看,第三季的舞台上,各個地區如同明星爭輝,十個主要地區的成交量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六個地區的成交量上升,幅度從1%到19%不等,灣仔/銅鑼灣區的表現特別搶眼,成交量一舉上漲19%,達到311宗,彷彿在舞台上大放異彩。而屯門及荃灣區也不甘示弱,分別錄得462宗和530宗的成交量,展現出市場的韌性與活力。將軍澳區則再次登上最活躍地區的寶座,錄得561宗登記,微升1%。

在十大活躍屋苑的賽場中,第三季的成交量如同一場精彩的競技,891宗的總登記量顯示出一半上升、一半下跌的局面。愉景灣的表現卻如同一位失意的演員,登記量大減28%至66宗,成為跌幅最大的屋苑。而日出康城則以169宗的成交量繼續穩居最熱賣屋苑之首,無疑成為舞台上的明星。

踏第四季以來,市場的活躍度依然保持。截止到10月29日,二手私宅的買賣登記已達3,035宗,預計整個月可達3,400宗。若市場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能夠持續保持每月超過3,500宗的登記水平,全年成交數量將有望接近3.85萬宗,這將是近四年以來的高峰。

在減息的助力下,這場樓市的舞台劇還將繼續上演,吸引著更多的觀眾進場,期待著每一個動人的瞬間。未來的劇情究竟將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