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香港企業的創新之路

分享

在全球化與科技革命交織的時代,[新質生產力] 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力量。這一概念不僅強調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更注重產業升級、綠色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的融合。作為國際金融與商業中心,香港正以獨特的活力擁抱這一趨勢,而許多本地企業更以實際行動,展現了引領新質生產力的決心與智慧,上星期五舉行的 [新質生產力企業大獎] 正好表揚這班企業家。

香港企業的優勢在於其靈活的市場適應力與國際化視野。在傳統產業中,不少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重新定義生產力。例如,一些製造業公司引進智能生產線與物聯網技術,不僅提升效率,更實現了資源的精準配置,如鷹普精密 (1286.HK),它是全球十大高精密度、高複雜度、性能關鍵的鑄件、機加工零部件和液壓擺線馬達製造商,利用高技術來提升生產力。

而豐盛生活服務(331.HK)則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優化供應鏈管理,減少能耗與浪費。這些創新不僅是技術的應用,更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踐。

與此同時,香港的科技初創企業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另一支生力軍。從金融科技到生物醫療,從綠色能源到智慧城市,這些公司以突破性的技術與商業模式,推動產業邊界的擴展。

部分企業專注於開發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通過創新技術降低碳排,助力香港實現碳中和目標,沛然環保(8320.HK) 及 充電樁公司AX Xeco 都是表表者;還有企業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金融服務,如華贏東方(亞洲)及實德環球(金業),提升交易透明度與安全性。這些努力不僅贏得國際認可,更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能。

然而,推動新質生產力並非易事。香港企業在面對市場競爭與技術挑戰時,展現了非凡的韌性與合作精神。許多公司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加速技術落地,派格生物醫藥 (2565.HK)、銀諾醫藥(2591.HK) 更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引進先進理念並本地化應用。這種「開放創新」的模式,不僅強化了香港的科技生態,更凸顯其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樑角色。

更重要的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於以人為本。香港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注重人才培養與社會責任。衛氏律師行、職人家族辦公室、天時國際家辦及Memo Plus PR 通過提供培訓與創新環境,培育利用科技從而提升專業服務。

同時,許多公司將社會價值融入業務中,例如 : 佑駕創新(2431.HK)、穎通控股(6883.HK)及義合控股(1662.HK),雖然三間的業務各有不同,但同樣能推動新質生產力,實現經濟效益。

總的來說,香港企業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的道路上,不僅展現了創新與效率,更體現了對未來的責任感。他們的努力不僅助力香港維持國際競爭力,也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

(撰文 : 大灣區家族辦公室協會 李慧芬教授)(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