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場焦點,當然是中美兩國領導人本周四(30/10)在南韓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市場憧憬兩國元首會面後,能進一步緩解貿易緊張局勢。過去一個月,「會面」與「不會面」的傳聞反覆,令市場增添不少不利雜音,但如今終於排除萬難,敲定會晤日期。此外,市場亦關注美國聯儲局本周議息結果,普遍預期繼9月減息後將再度減息。在全球「憧憬」好消息接連不斷下,股市已率先上揚。最凌厲的當屬美股,連升三日,三大指數連續三日創歷史新高:道指升穿47,000點,標普500指數升穿6,800點,而一向標誌中美科技戰焦點、涵蓋晶片及AI等戰略板塊的納指,在局勢緩和下成為最大受惠者,已逼近24,000點,升勢仍未見盡。受美股持續造好帶動,一向緊隨美國的日、韓、台股市,在電子及科技股領漲下勢如破竹,紛紛再創新高:日經指數突破51,000點大關,台灣加權指數升穿28,000點,南韓綜合指數亦突破4,000點關口。在商品市場方面,近期氣勢如虹的黃金,因中美貿易戰局勢降溫,金價隨即深度調整,紐約期金跌至4,000美元以下收市。
在全球股市歌舞昇平、屢創新高之際,投資者原以為港股亦會展現相應氣勢,惟事與願違。適逢重陽假期前夕(28/10),港股非但未見預期升勢,反而結束連升3日格局,恒生指數僅以26,346點收市,成交未見放大,仍維持不足2,500億元水平。儘管成交偏弱,幸而北水繼續成為支撐港股的最大動力,即使假期前成交放緩,仍錄得淨流入,金額為22.6億元,較周一減少21%,但已連續第6日淨流入,累計近250億元。
筆者認為,全球股市氣勢如虹,港股卻似「獨憔悴」,或因投資者對香港市場與其他主要市場的態度有所不同。港股投資者對「憧憬」消息較為審慎,入市亦偏保守。此反應並不意外,皆因港股主要動力及資金來源,均以內地股市走勢及北水流向為主導。反觀日、韓、台等亞洲主要市場,則以美股為導航。鑒於近期內地股市走勢偏保守,正處整固階段,港股成交及氣勢不如年初,屬正常現象。加上港股已連升近一年,投資者轉趨審慎觀望,亦屬人之常情。未來走向,須視乎美國聯儲局議息後的言論取向,以及中美元首會晤後的實際進展,待內地股市方向明朗化後,港股方有望明確突破。
適逢今日(30/10)及明日(31/10)為香港期指及黑期結算日,預料股市波動將加劇,料恒指將於25,800–26,000點支持區間整固。在前景未明下,匯豐(00005)早前宣佈私有化恒生(00011)並公佈第三季業績後,走勢已趨穩定並重拾升軌,未來不排除挑戰高位,投資者可予以留意。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相關股份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