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公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由9月的50.4升至10月的51.2,是去年12月以來最強,同時反映香港營商環境持續3個月擴張好轉。產出與新增訂單齊創一年最大升幅,就業重拾增長,產出價格則升至一年高位。
昨日(11月5日)A股高收。滬綜指3,969,升9點或0.23%;深成指報13,223,升48點或0.37%;創業板指3,166點,升32點或1.03%。滬深京三市總成交額約1.89萬億元人民幣。
港股低收。恒指低開250點後,跌幅最多擴至456點,其後跌幅逐步收窄一度倒升28點,卒收跌16點或0.06%,報25,935;國指跌9點或0.1%,報9,163;恒科指跌32點或0.55%,報5,785。全日總成交額約2,388億元。
科網個別發展,騰訊(00700)平收;阿里巴巴(09988)跌0.3%;美團(03690)升1.3%;小米集團(01810)跌0.2%;京東集團(09618)跌0.4%;快手(01024)收跌0.7%。
金融升跌不一,滙控(00005)收升0.1%;友邦保險(01299)跌0.1%;中國平安(02318)跌0.9%;香港交易所(00388)績後跌0.4%。
金礦與金飾普遍硬朗,紫金礦業(02899)升2.3%;紫金黃金(02259)跌0.1%;招金礦業(01818)升1.7%;山東黃金(01787)升1%;周大福(01929)升1.3%;老鋪黃金(06181)收升3.1%。
康師傅控股(00322)升4.3%,是表現最好藍籌。
(分題)華夏亞洲高股息ETF可取
上周聯儲局暗示12月未必減息,即使降息也可能低於25基點,令市場擔心環球經濟隱憂,滯脹仍是投資者對選擇投資產品的首要考慮因素。
地緣政治局勢、中美貿易戰、美國經濟放緩等,令相對較保守投資者選擇以收息為主的投資產品。
華夏基金(香港)旗下的華夏亞洲高股息ETF (03145)在上周進行升級,其追蹤指數變更為彭博亞太高股息40指數。此指數從廣泛的彭博亞太區大型、中型及小型股指數成份股中,篩選出40家預估股息率最高的公司。
華夏表示,此次重要升級旨在幫助投資者兼顧長期資本增值與穩健收益。
華夏亞洲高股息ETF設定目標年化派息率8%,並力求通過每月穩定派息,助力投資者在參與亞太股市增長機會的同時,兼具吸引力的現金流。
指數由華夏基金(香港)與彭博共同合作,該指數不再僅依賴傳統的、歷史性的股息數據,而是引入彭博綜合預測 (「BEst」)來預估未來股息的可持續性。
BEst匯總賣方分析師對關鍵財務指標的預測,為財務建模與公司估值提供有力支援。此外,指數還引入了獨特的品質篩選機制,專門篩選具相對較高股本回報率(ROE)和相對較低財務槓桿水平的公司,並輔以全面多元化篩選,確保在地域、貨幣和行業方面實現均衡配置。
華夏基金(香港) 表示,此次對華夏亞洲高息股票ETF的基準指數作出戰略性優化,更貼合當下亞太市場動態與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在市場不確定性持續的背景下,派息股票往往具備較好的下行防護與較為穩定的回報特性。對於尋求穩定收益流和區域多元化配置的長線投資者而言,此ETF可提供一個戰略上更優化、更面向未來的投資框架。
根據資料,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10年回測數據顯示,該指數以港元計價的總回報率高達278.42% (年化回報率14.23%),截至2025年9月30日,該指數過去12個月股息率為9.89%。與彭博亞太大中小盤指數相比,在相同十年期間,彭博亞太高股息40指數的總回報與股息率均表現更佳,值得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