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市場焦點,當然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韓國會面。美國政府於10月30日發佈事實清單,稱中美在韓國達成「歷史性」經貿協議。
美國政府指出,中方對美方作出四項承諾。首先,中國將採取措施阻止芬太尼流向美國,包括停止向北美出口指定化學品,並嚴格管控向全球各地特定化學品出口。其次,中國將暫停在全球範圍內實施其於10月新宣佈之廣泛稀土出口管制及相關措施,包括向美國終端用戶及其全球各地供應商,頒發稀土、鎵、鍺、銻和石墨出口通用許可。第三,結束中國對美國半導體製造商及其他大型美國企業的報復。第四,中國將在2025年最後兩個月購買至少1,200萬噸美國大豆,並在2026年、2027年和2028年每年購買至少2,500萬噸美國大豆。此外,中國將暫停自2025年3月以來宣佈的所有報復性關稅,包括對大量美國農產品的關稅,涵蓋雞肉、小麥、玉米、棉花、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和乳製品等,而且恢復購買美國高粱和硬木原木。至於美國,則承諾取消相關的關稅措施。
中美的經貿關係似有解凍跡象,但其實以美國總統的出爾反爾往績,其承諾並無公信力,而中國崛起,絕對會威脅美國霸權,因此相信,未來中美關係,如果中國不選擇臣服美國的話,兩國關係,依然仍只會是邊打邊談。
中美關係不明朗因素頗多,政治市不可測,只宜輕注短炒,在板塊輪動中求蠅頭之利,但此舉並非良策。目前,科技股已下調至中長線具吸引力的水平,投資者可均注購入心儀對象,當大市要上升的話,對指數具影響力的科技股,相信將成為屆時升市的火車頭。除龍頭股外,晶片股如中芯國際(00981)可以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