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承:中美關稅戰和解與美國地方選舉結果 對經濟及股市的影響

分享

近期,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兩件備受矚目的大事:一是美國上周與中國達成階段性的關稅戰和解;二是剛剛落幕的美國地方選舉中,共和黨遭遇慘敗。這兩件事看似孤立,實則在宏觀層面相互交織,對中美經濟以及股市在2025年年底前的走向產生著複雜而深遠的影響。

中美關稅戰和解,從經濟層面看,猶如一場久旱後的甘霖。多年來,關稅壁壘阻礙了中美貿易的順暢流通,增加了企業成本,限制了市場活力。和解後,貿易成本降低,進出口企業率先受益,訂單量有望回升,資金周轉更加靈活。中國對美出口的機電產品、紡織品等優勢品類,將因關稅降低重新獲得價格競爭力,刺激美國市場的需求;美國農產品、高端科技產品等對華出口也將迎來轉機,緩解其農業和科技產業的庫存壓力。這一舉措還將促進全球產業鏈的穩定,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產業鏈關聯緊密,關稅和解有助於上下游企業恢復合作,減少供應鏈斷裂風險,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的進程。

從股市角度分析,關稅戰和解是一劑強心針。消息傳出,市場信心大增,風險偏好顯著提升。A股市場中,出口導向型企業股價應聲上漲,如家電、汽車零部件等板塊,投資者預期企業利潤將因關稅降低而回升。美股市場同樣受到積極影響,科技巨頭如蘋果、英偉達等,因與中國供應鏈緊密相連,關稅和解消除了潛在風險,股價大幅攀升。資金流向也發生明顯變化,大量資金從避險資產轉向股市,推動股市整體上揚。

而美國地方選舉中共和黨慘敗,背後反映出美國國內政治經濟局勢的微妙變化。共和黨在選舉中的失利,可能促使其重新審視經濟政策走向。在未來政策制定中,為爭取民意,共和黨或許會更加注重國內民生經濟問題,如就業、通脹等。這可能間接影響中美經濟關係,若共和黨為解決國內通脹問題,可能會進一步推動與中國的貿易合作,擴大進口以穩定物價,從而對中美經濟產生積極的外溢效應。

在股市方面,雖然短期內地方選舉結果對股市的直接影響有限,但從長期看,政治格局的變化會帶來政策的不確定性。如果美國政治內耗加劇,政策難以有效推行,可能會影響企業的投資信心,股市也將面臨一定的波動風險。相反,若共和黨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與民主黨達成更多經濟政策上的共識,將為股市創造穩定的政策環境。

綜合來看,中美關稅戰和解為中美經濟與股市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在2025年年底前有望看到貿易額回升、企業盈利改善、股市行情向好的局面。而美國地方選舉共和黨慘敗所帶來的政治變動,雖然短期內影響不明顯,但長期來看,將通過政策調整間接作用於中美經濟與股市,其走向值得密切關注。

作者:王俊文

分享